第一章 總 論
第一節 會計概述
考點1:會計概念
會計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第一: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各項經濟業務只有以貨幣為統一的計量單位才能夠匯總和記錄,但貨幣并不是唯一的計量單位。
第二:會計具有一整套科學實用的專門方法。
第三:對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是會計的基本職能,即對發生的經濟業務以會計語言進行描述,并在此基礎上對經濟業務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
第四:會計的本質就是一項經濟管理活動,它屬于管理范疇。
在會計學中,財務會計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早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狹義的會計僅指財務會計。它是按照公認會計原則、對企業單位的經濟活動中可用貨幣計量的業務,運用復式記賬原理,進行記錄、計算、分類、調整、匯總,并定期編制財務報告向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換言之,財務會計目標是通過編制財務報告(主要內容為基本財務報表),借以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考點2:會計的基本職能
會計的職能是指會計在經濟管理過程中所具有的功能,其中進行會計核算和實施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基本職能。
考點3: 會計核算
會計核算貫穿于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它是會計最基本的職能,也稱反映只能。它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確認、計量、記錄、計算和報告等環節,對特定對象的經濟活動進行記賬、算賬、報賬,為各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的功能。
會計核算的基本特點:
(1)會計主要是利用貨幣計量,綜合反映各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為經濟管理提供可靠的會計信息。
(2)會計擁有一系列專門的方法,及會計核算方法,包括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復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和編制會計報表。
(3)會計核算具有全面性、連續性、系統性和綜合性。
(4)會計反映以憑證為依據,這就是會計信息具有真實性和驗證性。只有經過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才能據以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進行加工處理。這一特征也是其他經濟管理活動所不具備的。
考點4:會計監督
會計監督職能也稱控制職能,是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特定對象經紀業務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
會計監督的基本特點:
(1) 會計監督主要是利用核算職能所提供的各種價值指標進行的貨幣監督。
(2) 會計監督是對單位經濟活動的全會過程進行監督,不僅是事后監督,還包括事前監督、事中監督。
(3) 會計監督的依據是合法性和合理性監督。
考點5:會計核算與監督職能的關系
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兩項基本職能相輔相成、辯證統一。會計核算是會計監督的
基礎,沒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種信息,監督就失去了依據;而會計監督又是會計核算質量保障,只有核算、沒有監督,就難以保證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
考點6:會計對象
會計對象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凡是特定主體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都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也就是會計的對象。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通常又稱為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
工業企業的資金運動通常表現為資金投入、資金運用和資金退出三個過程。
(1)資金的投入
資金的投入過程包括企業所有者(投資者)投入的資金和債權人投入的資金兩部分,前者屬于企業所有者權益,后者屬于企業債權人權益即企業負債。投入企業的資金一部分構成流動資產,另一部分構成非流動資產。
(2)資金的運用(資金的循環和周轉)
1、供應過程
2、生產過程
3、銷售過程
(3)資金的退出
資金退出過程包括償還各項債務、上交各項稅費、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等,這部分資金便離開本企業,退出本企業的資金循環與周轉。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考點7: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
會計核算的內容是指特定主體的資金運動,包括資金的投入、資金的循環與周轉、資金的推出三個階段。資金在上述三個階段的運動,又是通過一系列的經濟業務事項來進行的。經紀業務事項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1、 款項是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資金,主要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以及其他貨幣資金。
2、有價證券是指表示一定財產擁有全活支配權的證券,如國庫券、股票、企業債券等。
3、款項和有價證券是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如果款項和有價證券收付環節出現問題,不僅使企業款項和有價證券受損,更直接影響到企業貨幣資金的供應,從而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各企業必須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及時、如實地核算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及結存,保證企業貨幣資金的流動性、安全性,提高貨幣資金的使用效率。
(2) 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財物是財產、物資的簡稱,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且具有實物形態的經濟資源,財物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在產品、庫存商品等流動資產,以及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設施、運輸工具等固定資產。這些物資在企業資產總額中往往占有很大比重。財務的收發、增減和使用,是會計核算中的經常性業務,也是發揮會計在控制和降低成本、保證財務安全完整、防止資產流失等職能作用的重要方面。因此各企業必須加強對財務收發、增減和使用環節的核算,維護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
(3)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債權是企業收取款項的權利,一般包括各種應收和預付款項等。債務則是指由于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企業需要以資產或勞務等償付的現時義務,一般包括各項借款、應付和預收款項以及應交款項等。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其他單位或個人發生經濟往來,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款項沒有及時結算,就會形成單位的各種債權和債務,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是單位一項非常重要的會計核算內容。
(4)資本的增減。
資本是投資者為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而投入的資金。會計上的資本專指所有者權益中的投入資本。投資者對單位的投入資本是單位存在的前提條件,單位的財務會計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企業的投資者服務的,它要正確反映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因此,資本的增減變動是會計核算的重要內容。
(5)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支出是指企業實際發生的各項開支,以及在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以外的支出和損失。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是按一定的產品或勞務對象所歸集的費用,是對象化了的費用。企業要生產經營,就必然會發生一定的耗費,同時努力去獲得收入,收入是利潤的源泉,因此,在會計上要正確地對企業的收入、支出、費用進行核算并正確地進行成本計算。
(6)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財務成果主要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而在財務上所取得的結果,具體表現為盈利或虧損。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一般包括利潤的計算、所得稅的計算、利潤分配或虧損彌補等。
(7)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