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論
第一節 會計概述
一、會計的概念及特征
(一)會計的概念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的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對企業、行政事業等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綜合的確認、計量、報告和監督,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有關的會計信息,并進行必要的經濟預測、分析、參與決策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二)會計的基本特征
會計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不是唯一計量單位)。
2.會計擁有一系列專門的方法。
會計方法由會計核算方法、會計檢查方法、會計分析方法等構成。
(1)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
(2)復式記賬;
(3)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
(4)登記賬簿;
(5)成本計算;
(6)財產清查;
(7)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3.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兩種基本職能。
4.會計的本質是一項經濟管理活動,屬于管理的范疇。
【提示】經濟越發展,會計參與管理的程度就越高。現代會計已經形成了管理會計的分支。
【例題·多選題】會計的基本特征有( )。
A.會計以貨幣作為唯一計量單位
B.會計擁有一系列專門的核算方法
C.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
D.會計的本質就是管理活動
【正確答案】BCD
【答案解析】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二、會計的基本職能
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進行會計核算和實施會計監督兩個方面。
(一)會計核算職能
定義:會計核算職能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確認、記錄、計算、報告等環節,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記賬、算賬、報賬,為各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的功能。
確認:判定交易和事項是否應當記錄,記錄到什么會計要素之中。
記錄:填制憑證,登記賬簿。
計算:數據計算匯總。
報告:出具財務報告并報送相關各方。
會計核算職能的基本特點:
1.會計核算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尺度,從價值量上反映各單位的經濟活動狀況。
以貨幣量度為主,以實物量度和勞動量度為輔。
2.會計核算具有完整性、連續性和系統性。
完整性:所有會計對象都要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報告,不能有任何遺漏。
連續性:核算應連續進行,不能有任何中斷。
系統性:科學核算方法下的會計計數據資料是有序的整體。
3.會計核算要對各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進行反映。
(二)會計監督職能
定義:會計監督職能是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
真實性:實際發生。
合法性: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遵守財經紀律,執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
合理性:符合客觀經濟規律及經營管理方面的要求。
會計監督的依據:包括外部財經法規,和內部的管理制度財務計劃等。
會計監督職能的特點:
1.會計監督主要是通過價值指標來進行。
2.會計監督要對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包括事后監督、事中監督及事前監督。
3.會計監督的依據是合法性及合理性。
(三)會計核算與監督職能的關系
會計的核算職能與監督職能是密不可分的。沒有會計監督,就難以保證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沒有會計核算所提供的各種信息,會計監督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
【例題·單選題】下列關于會計基本職能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會計監督職能是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特定主體經濟業務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
B.會計核算是會計最基本的職能,也稱控制職能
C.會計核算是會計監督的基礎,而會計監督又是會計核算質量的保證
D.會計具有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評價經營業績等功能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會計基本職能的內容。會計核算是會計最基本的職能,也稱反映職能,而不是控制職能;會計監督職能又稱控制職能。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三、會計對象和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
(一)會計對象: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
資金運動:資金投入、資金循環周轉、資金退出
資金投入:所有者投入、債權人投入
資金循環周轉:貨幣資金—儲備資金—生產資金—產品資金—貨幣資金,中間伴隨成本費用的發生
資金退出:償債、交稅、減資、分配
【例題·判斷題】資金的退出指的是資金離開本企業,退出資金的循環與周轉,主要包括提取盈余公積、償還各項債務,上交各項稅金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等。(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提取盈余公積并不會導致資金離開本企業,不屬于資金的退出。
(二)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七項)
1.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款項(貨幣資金)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貨幣資金是企業流動性最強的一項資產。
銀行支付結算方法:銀行匯票、銀行本票、商業匯票、支票、匯兌、托收承付、委托收款、信用卡、信用證等。
其他貨幣資金包括: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存款、外埠存款、存出投資款等。
有價證券:一定財產擁有權或支配權的證券,如國庫券、股票、企業債券等。
2.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財物(財產物資)包括:存貨和固定資產等。
存貨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裝物、在產品、產成品、庫存商品、低值易耗品等。
固定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運輸工具等。
【提示1】存貨和固定資產的區別:
存貨是以生產或銷售為目的而持有的,而固定資產是自用和出租的目的而持有。
存貨在領用或出售時一次計入相關成本費用,而固定資產在使用壽命內逐步折舊。
【提示2】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區別:
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通常價值也比低值易耗品高。
【核算內容舉例】購入商品或固定資產,領用材料,處置固定資產等。
3.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債權:收款的權利。包括應收及預付款項。
內容: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等。
債務:償付的義務。包括應付及預收款項。
內容:短期(長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其他應付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預收賬款等。
【核算內容舉例】向銀行借款,償還前欠貨款,發放工資,繳納稅款等。
4.資本的增減
【核算內容舉例】投資人入資成了公司、新投資人加入、撤資減資等。
5.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收入:日常活動中的經濟利益流入。包括:商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費收入、股利收入等。
支出:日常活動中的各項開支,以及正常經營活動之外的支出和損失。包括:購買原材料、支付職工薪酬、對外捐贈、罰款和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等。
費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經濟利益總流出,費用是為了取得收入而發生的資源耗費。
成本:是企業為了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是按一定的產品或勞務對象所歸集的費用,是對象化了的費用。
6.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財務成果是一定時期內通過經營活動而在財務上取得的結果,具體表現為盈利或虧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年末未分配利潤=年初未分配利潤+凈利潤—利潤分配
7.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
【核算內容舉例】企業合并、集團合并會計報表、終止清算、破產清算、資產評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