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我國主要稅種的基本內容
一、增值稅
(一)增值稅的概念
增值稅是對在我國境內生產、銷售應稅貨物、提供應稅勞務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增值額征收的一種稅。
1994年我國對增值稅進行了一次重大改進,實行了國際上通行的購入扣稅法。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修訂《增值稅暫行條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包括銷售貨物、進口貨物以及加工、修理修配勞務。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銷售應稅貨物、提供應稅勞務及進口貨物的,都屬于增值稅的征稅范圍,應按規定繳納增值稅。
?、?銷售貨物。銷售貨物,是指有償轉讓貨物的所有權。貨物是指有形動產,包括電力、熱力、氣體在內。
?、谶M口貨物。凡進入我國的國境或關境的貨物,在報關進口環節,除了依法繳納關稅以外,還必須繳納增值稅。
?、蹜悇趧?。納入增值稅征稅范圍的勞務是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是指有償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加工是指受托加工貨物,即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造貨物并收取加工費的業務;修理修配是指受托對損傷和喪失功能的貨物進行修復,使其恢復原狀和功能的業務。
(三)增值稅的納稅人
凡是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簡稱納稅人,包括各類企業、社會團體、行政事業單位和個人。
為加強增值稅的征收管理,可將增值稅納稅人劃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
一般納稅人按照購入扣稅法計算增值稅,準予抵扣進項稅額;
小規模納稅人按征收率計算增值稅,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1、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
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1)從事貨物生產或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從事貨物生產或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兼營貨物批發或零售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含50萬元)的。
(2)從事貨物批發或零售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下(含80萬元)的。
2、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年應稅銷售額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標準,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資格認定,稅務機關可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
其中,會計核算健全是指能夠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這只賬簿,根據合法、有效憑證核算。
除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外,納稅人已經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后,不得專為小規模納稅人。
(四)增值稅的稅率
1、一般納稅人的稅率
(1)基本稅率:17%
(2)低稅率:為13%
糧食、食用植物油;
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制品;
圖書、報紙、雜志;
飼料、化肥、農藥、農機(不包括農機零部件)、農膜;
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3)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4)納稅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稱應稅勞務),稅率為17%。
2、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的征收率
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調整為3%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五)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1、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我國增值稅實行扣稅法。
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銷售額×稅率-當期進項稅額
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或應稅勞務收入和規定的稅率計算并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額。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應稅勞務,所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稅額,為進項稅額。
2、進口的應稅貨物
按照組成計稅價格和規定的增值稅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3、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的征收率,實行簡易辦法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其應納稅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征收率
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采用銷售額和應納稅額合并定價方法的,要分離出不含稅銷售額,其計算公式為: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征收率)
(六)增值稅的納稅期限
【例題?分析計算題】某進出口公司(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8年10月報關進口數碼相機60000臺,每臺關稅完稅價格為3000元,進口關稅稅率為60%。已交進口關稅和海關代征的增值稅,并已取得增值稅完稅憑證。當月以不含稅售價每臺5600元全部售出。根據以上資料,計算該公司當月進口環節和銷售環節應納增值稅額。
[答案]
本案例中的增值稅,分為兩個環節:一是進口環節應納稅;二是在國內銷售應納稅。進口環節的增值稅,按照進口貨物的規定計算稅額。國內銷售環節的增值稅,按照一般方法計算稅額。進口環節的增值稅,先計算組成計稅價格,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再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適用稅率。一般方法即,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計算如下:
(1)進口環節應納稅額的計算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3000×60000+3000×60%×60000+0=288000000(元)
應納稅額=組成計算價格×適用稅率=288000000×17%=48960000(元)
(2)銷售環節應納增值稅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56000×60000×17%-48960000=8160000(元)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二、消費稅
(一)消費稅的概念
消費稅是指對在我國境內從事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消費品的銷售額或銷售數量或者銷售額與銷售數量相結合征收的一種流轉稅。2008年11月lO日
國務院公布了修訂的《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年12月15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頒布了《消費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二)消費稅的納稅人和征稅范圍
1.消費稅的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具體包括:生產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
2.消費稅的征稅范圍?,F行消費稅的征收范圍主要包括:煙、酒(及酒精)、鞭炮、焰火、化妝品、成品油、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汽車輪胎,摩托車,小汽車等稅目。
(三)消費稅稅目、稅率
按照《消費稅暫行條例》的規定,列入消費稅征稅范圍的稅目有煙、酒及酒精、鞭炮和焰火、化妝品等14個。
消費稅稅率有兩種形式:一種的是比例稅率;另一種是定額稅率(消費稅稅目稅率見表7—3)。根據不同的應稅消費品分別實行從價定率、從量定額和從量定額與從價定率相結合的計稅方法。
(四)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1.實行從價定率征收的計算方法:
應納稅額=應稅消費品銷售額或組成計稅價格×消費稅稅率
2.實行從量定額征收的計算方法:
應納稅額=應稅消費品銷售數量×消費稅單位稅額
3.實行復合計稅的計算方法:
應納稅額=應稅消費品銷售數量×消費稅單位稅額+應稅消費品銷售額或組成計稅價格×消費稅稅率
(五)消費稅的納稅期限
1消費稅的納稅期限
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lO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并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三、營業稅
(一)營業稅的概念
營業稅是指對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營業(業務)收入額征收的一種稅。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修訂《中華人民共各國營業稅暫行條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二)營業稅的征稅范圍
營業稅的征稅范圍包括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現行營業稅設置了九個稅目,分別為:
1.交通運輸業。交通運輸業包括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和裝卸搬運五大類。
2.建筑業。建筑業包括建筑、安裝、修繕、裝飾和其他工程作業。
3.金融保險業。金融保險業包括貸款、融資租賃、金融商品轉讓、金融經紀業、其他金融業務和保險業務。
4.郵電通信業。郵電通信業包括郵政、電信。
5.文化體育業。文化體育業包括文化業和體育業。
6.娛樂業。娛樂業包括經營歌舞廳、卡拉OK廳、音樂茶座、臺球、高爾夫球、保齡球場、游藝場等。
7.服務業。服務業包括代理業、旅店業、飲食業、旅游業、倉儲業、租賃業、廣告業和其他服務業。
8.轉讓無形資產。轉讓無形資產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商標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著作權和商譽。
9.銷售不動產。銷售不動產包括銷售建筑物或構筑物和銷售其他土地附著物。
(三)營業稅的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人。為了加強稅收的源泉控制,簡化征收手續,減少稅款流失,《營業稅暫行條例》還對營業稅的扣繳義務人作出了具體規定。
(四)營業稅稅率
營業稅稅率按行業實行有差別的比例稅率,具體分為三個檔次:
1.交通運輸業、建筑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適用3%的稅率。
2.服務業、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和金融保險業適用5%的稅率。
3.娛樂業適用20%的稅率。
(五)營業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按照營業額和規定的稅率計算其應納稅額。計算公式為:
營業稅應納稅額=營業額×稅率
(六)營業稅的納稅期限
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于次月1日起15口內申報納稅并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四、企業所得稅
(一)企業所得稅的概念
企業所得稅是指國家對企業和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企業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于2007年11月28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并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和征稅范圍
1.納稅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簡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不是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2.征收范圍。企業所得稅的征稅范圍包括我國境內的企業和組織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
(三)企業所得稅稅率
企業所得稅稅率采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5%。國家為了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特定的產業和項目,還規定了兩檔優惠稅率:一是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
所得稅;二是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四)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和繳納
1.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為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稅收優惠的規定減免和抵免的稅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一減免和抵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一不征稅收入一免稅收入一各項扣除一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2.企業所得稅的繳納。
企業所得稅的繳納實行按納稅年度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的辦法。除國務院另有規定外,企業之間不得合并繳納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交納稅額的大小具體核定。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
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并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納稅年度內無論盈利或者虧損,都應當依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告和稅務機關規定應當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