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一、資產負債表的概念和意義
(一)資產負債表的的概念
資產負債表是指反映單位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它是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會計等式,依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和順序,將企業在一定日期的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項目進行適當分類、匯總、排列后編制而成的。資產負債表是企業基本會計報表之一,是所有獨立核算的企業單位都必須對外報送的會計報表。
資產負債表的內容主要反映以下三個方面:
(1)資產。反映由過去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資產一般按照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分項列示。
流動資產通常包括: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應收利息、應收股利、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存貨、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
非流動資產通常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長期應收款、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固定資產清理、生產性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開發支出、商譽、長期待攤費用、遞延所得稅資產、其他非流動資產。
(2)負債。由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負債一般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流動負債項目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負債、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利息、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
長期負債項目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專項應付款、預計負債、遞延所得稅負債、其他非流動負債。
(3)所有者權益。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股東(投資者)擁有的凈資產的總額。一般按照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列示。
(二)資產負債表的意義
資產負債表可以反映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全貌。
通過編制資產負債表,可以反映企業資產的構成及其狀況,分析企業在某一日期所擁有的經濟資源及其分布情況;可以反映企業某一日期的負債總額及其結構,分析企業目前與未來需要支付的債務數額;可以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情況,了解企業現有的投資者在企業資產總額中所占的份額。通過資產負債表有關內容的分析,可以幫助報表使用者可以全面了解企業的資產狀況、盈利能力,分析單位的債務償還能力,從而為未來的經濟決策提供參考消息。
二、資產負債表的格式
資產負債表由表頭、表身、表尾組成。表頭部分應列明報表名稱、編制單位名稱、編制日期、金額計量單位;表身反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內容;表尾為補充說明。表身是資產負債表的主體和核心。
資產負債表的格式主要有賬戶式和報告式兩種,我國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采用賬戶式結構,賬戶式資產負債表分為左右兩方。左方為資產項目,按資產的流動性大小排列,流動性大的資產如“貨幣資金”等排在前面,流動性小的資產如“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等排在后面。右方為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項目,一般按求償權先后順序排列,“短期借款”、“應付賬款”等需要在一年以內或者長于一年的一個正常營業周期內償還的流動負債排在前面,“長期借款”等在一年以上才需償還的非流動負債排在中間,在單位清算之前不需要償還的所有者權益排在后面。
賬戶式資產負債表中,資產各項目的合計等于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各項目的合計,即左右雙方平衡,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三、資產負債表編制的基本方法
(一)資產負債表的資料來源
資產負債表的各項目均需填列“年初余額”和“期末余額”兩欄數字。其中,“年初余額”欄內各項目的數字,可根據上年末資產負債表“期末余額”欄相應項目的數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資產負債表規定的各個項目的名稱和內容與上年度不相一致,應當對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各個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照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期末余額”欄各項目的資料來源如下:
1.根據總賬賬戶期末余額直接填列
資產負債表中有些項目的“期末余額”可以根據有關總賬賬戶的期末余額直接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資產”、 “固定資產清理”、 “遞延所得稅資產”、“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負債”、“應付票據”、“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遞延所得稅負債”、“預計負債”、“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等項目。這些項目中,“應交稅費”等負債項目,如果其相應賬戶出現借方余額,應以“-”號填列;“固定資產清理”等資產項目,如果其相應的賬戶出現貸方余額,也應以“-”號填列。
2.根據總賬賬戶期末余額計算填列
資產負債表中有些項目的“期末余額”需要根據有關總賬賬戶的期末余額計算填列。
如:“貨幣資金”項目,應根據“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等賬戶的期末余額合計填列。
如:“未分配利潤”項目,應根據“本年利潤”賬戶和“利潤分配”賬戶的期末余額計算填列,如為未彌補虧損,則在本項目內以“-”號填列,年末結賬后,“本年利潤”賬戶已無余額,“未分配利潤”項目應根據“利潤分配”賬戶的年末余額直接填列,貸方余額以正數填列,如為借方余額,應以“-”號填列。
3.根據明細賬戶期末余額分析計算填列
資產負債表中有些項目的“期末余額”需要根據有關明細賬戶的期末余額分析計算填列。
(1)“應收賬款”項目,應根據“應收賬款”賬戶和“預收賬款”賬戶所屬明細賬戶的期末借方余額合計數,減去“壞賬準備”賬戶中有關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準備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
(2)“預付款項”項目,應根據“預付賬款”賬戶和“應付賬款”賬戶所屬明細賬戶的期末借方余額合計數,減去“壞賬準備”賬戶中有關預付款項計提的壞賬準備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
(3)“應付賬款”項目,應根據“應付賬款”賬戶和“預付賬款”賬戶所屬明細賬戶的期末貸方余額合計數填列。
(4)“預收款項”項目,應根據“預收賬款”賬戶和“應收賬款”賬戶所屬明細賬戶的期末貸方余額合計數填列。
4.根據總賬科目和明細科目余額分析計算填列
如:“長期待攤費用”項目,根據“長期待攤費用”賬戶期末余額扣除其中將于一年內攤銷的數額后的金額填列,將于一年內攤銷的數額填列在“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項目內。
如:“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項目,應根據“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賬戶的期末余額,扣除其中在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到期的部分后的金額填列。
5.根據總賬科目余額減去其備抵項目后的凈額填列
如:“固定資產”項目,應根據“固定資產”賬戶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賬戶期末余額后的凈額填列。
如:“無形資產”項目,應根據“無形資產”賬戶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賬戶期末余額后的凈額填列。
如:“在建工程”、“長期股權投資”和“持有至到期投資”項目,均應根據其相應總賬賬戶的期末余額減去其相應減值準備后的凈額填列。
如:“應收票據”、“應收股利”、“應收利息”、“其他應收款”項目,應根據各相應賬戶的期末余額,減去“壞賬準備”賬戶中相應各項目計提的壞賬準備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
6.綜合運用上述方法填列
如:“存貨”項目,應根據“材料采購(或在途物資)”、“原材料”、“周轉材料”、“庫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資”、“生產成本”等賬戶的期末余額之和,減去“存貨跌價準備”賬戶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二)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填列方法
1.資產項目的填列方法
(1)“貨幣資金”項目。本項目應根據“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科目期末余額的合計數填列。
(2)“交易性金融資產”項目。本項目應當根據“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應收票據”項目。本項目應根據“應收票據”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壞賬準備”科目中有關應收票據計提的壞賬準備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
(4)“應收賬款”項目。本項目應根據“應收賬款”和“預收賬款”科目所屬各明細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合計減去“壞賬準備”科目中有關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準備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如“應收賬款”科目所屬明細科目期末有貸方余額的,應在本表“預收款項”項目內填列。
(5)“預付款項”項目。本項目應根據“預付賬款”和“應付賬款”科目所屬各明細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合計數,減去“壞賬準備”科目中有關預付款項計提的壞賬準備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如“預付賬款”科目所屬各明細科目期末有貸方余額的,應在資產負債表“應付賬款”項目內填列。
(6)“應收利息”項目。本項目應根據“應收利息”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壞賬準備”科目中有關應收利息計提的壞賬準備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
(7)“應收股利”項目。本項目應根據“應收股利”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壞賬準備”科目中有關應收股利計提的壞賬準備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
(8)“其他應收款”項目。本項目應根據“其他應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壞賬準備”科目中有關其他應收款計提的壞賬準備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
(9)“存貨”項目。本項目應根據“材料采購”、 “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周轉材料”、“委托加工物資”、“委托代銷商品”、“生產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額合計,減去“受托代銷商品款”、“存貨跌價準備”科目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以及庫存商品采用計劃成本核算或售價核算的企業,還應按加或減材料成本差異、商品進銷差價后的金額填列。
(10)“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項目。反映企業將于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項目金額。本項目應根據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1)“長期股權投資”項目。本項目應根據“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科目的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
(12)“固定資產”項目。本項目應根據“固定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折舊”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科目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
(13)“在建工程”項目。本項目應根據“在建工程”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科目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
(14)“工程物資”項目。本項目應根據“工程物資”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5)“固定資產清理”項目。本項目應根據“固定資產清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填列,如“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期末為貸方余額,以“一”號填列。
(16)“無形資產”項目。本項目應根據“無形資產”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攤銷”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科目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
(17)“開發支出”項目。本項目應當根據“研發支出”科目中所屬的“資本化支出”明細科目期末余額填列。
(18)“長期待攤費用”項目,反映企業已經發生但應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負擔的分攤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項費用。長期待攤費用中在一年內(含一年)攤銷的部分,在資產負債表“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項目填列。本項目應根據“長期待攤費用’’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將于一年內(含一年)攤銷的數額后的金額填列。
(19)“其他非流動資產”項目,反映企業除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無形資產等以外的其他非流動資產。本項目應根據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負債項目的填列方法
(1)“短期借款”項目,反映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種借款。本項目應根據“短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應付票據”項目,反映企業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而開出、承兌的商業匯票,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本項目應根據“應付票據”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應付賬款”項目,反映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本項目應根據“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科目所屬各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合計數填列;如“應付賬款”科目所屬明細科目期末有借方余額的,應在資產負債表“預付款項”項目內填列。
(4)“預收款項”項目,反映企業按照購貨合同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本項目應根據“預收賬款”和“應收賬款”科目所屬各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合計數填列。如“預收賬款”科目所屬各明細科目期末有借方余額,應在資產負債表“應收賬款”項目內填列。
(5)“應付職工薪酬”項目,反映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工資、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非貨幣性福利、辭退福利等各種薪酬。外商投資企業按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也在本項目列示。
(6)“應交稅費”項目,反映企業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應交納的各種稅費,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所得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等。企業代扣代交的個人所得稅,也通過本項目列示。企業所交納的稅金不需要預計應交數的,如印花稅、耕地占用稅等,不在本項目列示。本項目應根據“應交稅費”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填列;如“應交稅費”科目期末為借方余額,應以“一”號填列。
(7)“應付利息”項目,反映企業按照規定應當支付的利息,包括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長期借款應支付的利息、企業發行的企業債券應支付的利息等。本項目應當根據“應付利息”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8)“應付股利”項目,反映企業分配的現金股利或利潤。企業分配的股票股利,不通過本項目列示。本項目應根據“應付股利”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9)“其他應付款”項目,反映企業除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款項、應付職工薪酬、應付股利、應付利息、應交稅費等經營活動以外的其他各項應付、暫收的款項。本項目應根據“其他應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0)“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項目,反映企業非流動負債中將于資產負債表El后一年內到期部分的金額,如將于一年內償還的長期借款。本項目應根據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1)“長期借款”項目,反映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項借款。本項目應根據“長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2)“應付債券”項目,反映企業為籌集長期資金而發行的債券本金和利息。本項目應根據“應付債券”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3)“其他非流動負債”項目,反映企業除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等項目以外的其他非流動負債。本項目應根據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其他非流動負債項目應根據有關科目期末余額減去將于一年內(含一年)到期償還數后的余額填列。非流動負債各項目中.將于一年內(含一年)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應在“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項目內單獨反映。
3.所有者權益項目的填列方法
(1)“實收資本(或股本)”項目,反映企業各投資者實際投入的資本(或股本)總額。本項目應根據“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資本公積”項目,反映企業資本公積的期末余額。本項目應根據“資本公積”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盈余公積”項目,反映企業盈余公積的期末余額。本項目應根據“盈余公積”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4)“未分配利潤”項目,反映企業尚未分配的利潤。本項目應根據“本年利潤”科目和“利潤分配”科目的余額計算填列。未彌補的虧損在本項目內以“一”號填列。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例題12·單選題】資產負債表是指反映企業( )的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
A.在某一會計期間 B.在某一特定日期
C.在一定時期內 D.在生產經營過程中
【答案】B
【例題13·單選題】我國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采用( )格式。
A.報告式 B.數量金額式 C.賬戶式 D.多步式
【答案】C
【例題14·單選題】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 )的會計報表。
A.權益變動情況 B.財務狀況 C.經營成果 D.現金流量
【答案】B
【例題15·單選題】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項目是按資產的( )大小順序排列的。
A.流動性 B.重要性 C.變動性 D.盈利性
【答案】A
【例題16·單選題】資產負債表是根據( )這一會計等式編制的。
A.收入一費用=利潤 B.現金流入一現金流出=現金凈流量
C.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D.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答案】D
【例題17·單選題】下列對資產流動性描述正確的是( )。
A.現金的流動性強于固定資產 B.存貨的流動性強于銀行存款
C.應收賬款的流動性強于存貨 D.固定資產的流動性強于存款
【答案】A
【例題18·單選題】資產負債表中,負債項目是按照( )進行排列的。
A.變現能力 B.盈利能力
C.清償債務的先后順序 D.變動性
【答案】C
【例題19·單選題】資產負債表分為左、右兩方,左方是( )項目。
A.資產 B.負債 C.所有者權益 D.利潤
【答案】A
【例題20·單選題】下列選項中,反映了資產負債表內有關所有者權益項目排列順序的是( )。
A.實收資本、盈余公積、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
B.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
C.實收資本、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
D.實收資本、未分配利潤、資本公積、盈余公積
【答案】B
【例題21·單選題】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情況的會計報表是( )。
A.資產負債表 B.利潤表 C.利潤分配表 D.現金流量表
【答案】A
【例題22·單選題】按照我國現行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每個( )都要編制資產負債表。
A.月末 B.季末 C.半年度 D.年末
【答案】A
【例題23·單選題】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是( )。
A.資產負債表 B.利潤表 C.現金流量表 D.利潤分配表
【答案】A
【例題24·單選題】資產負債表的項目( )。
A.都可以按賬戶余額直接填列
B.必須對賬戶發生額進行分析計算才能填列
C.多數項目可以直接根據賬戶余額填列,少數報表項目需要根據賬戶發生額分析計算后才能填列
D.多數項目可以直接根據賬戶余額填列,少數報表項目需要根據賬戶余額分析計算后才能填列
【答案】D
【例題25·單選題】資產負債表填列的依據是( )。
A.總賬各賬戶的余額
B.總賬各賬戶本期發生額
C.有關總賬各賬戶余額和某些明細賬的余額
D.總賬發生額和明細賬發生額
【答案】C
【例題26·單選題】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項目是按( )的順序排列的。
A.相關性大小 B.重要性大小 C.可比性高低 D.流動性大小
【答案】D
【例題27·單選題】某企業期末“應收賬款”賬戶為借方余額207 000元,其所屬明細賬戶的借方余額合計為280 000元,所屬明細賬戶貸方余額合計為73 000元,“壞賬準備”賬戶為貸方余額1 000元,其中針對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準備為680元,預收賬款所屬明細賬戶的借方余額合計為0元。則該企業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項目的期末數應是( )元。
A.280 000 B.279 320 C.207 000 D.206 320
【答案】B
【例題28·單選題】2010年末某公司應收賬款明細賬借方余額合計為500000元,假設預收賬款余額為0,當年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準備共計80000元,則年末資產負債表上所列示的“應收賬款”為( )元。
A.500000 B.420000 C.560000 D.600000
【答案】B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第三節 利潤表
一、利潤表的概念和意義
(一)利潤表的概念
利潤表又稱損益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利潤表屬于動態報表。
利潤表主要是根據“收入-費用=利潤”這一等式,依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和順序,將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各種收入、費用支出和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進行適當分類、排列而成的,它也是企業的主要財務報表之一。
(二)利潤表的意義
通過利潤表,可以從總體上了解企業收入、成本和費用、凈利潤(或虧損)的實現及構成情況;同時,通過利潤表提供的不同時期的比較數字(本月數、本年累計數、上年數),可以分析企業的獲利能力及利潤的未來發展趨勢,了解投資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
二、利潤表的格式
利潤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利潤表和單步式利潤表兩種。多步式利潤表是通過對當期的收入、費用按性質加以歸類,按利潤形成的主要環節列示一些中間性利潤指標,分步計算當期凈損益。
單步式利潤表是將當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后將所有的費用列在一起,兩者相減得出當期凈損益。該報告格式直觀、簡單,避免了項目分類上的困難,但是提供的信息量比多步式利潤表大為減少,不利于報表使用者分析單位經營業績的主要來源和構成以及在不同單位之間進行比較,也不利于預測單位未來的盈利能力。
三、利潤表編制的基本方法
(一)利潤表各項目的填列方法
利潤表各個項目的數字來源,主要是根據各損益類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1.上年金額欄的填列方法
利潤表中的“上年金額”欄各項數字,應根據上年度利潤表“本年金額”欄內所列數字填列。
2.本年金額欄的填列方法
利潤表中“本年金額”欄各項數字一般應根據損益類各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具體包括:
(1)“營業收入”項目,反映企業經營主要業務和其他業務所確認的收入總額,應根據“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賬戶的發生額計算填列。
(2)“營業成本”項目,反映企業經營主要業務和其他業務所結轉的成本總額,應根據“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賬戶的發生額計算填列。
(3)“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反映企業日常經營活動應負擔的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和教育費附加,應根據“營業稅金及附加”賬戶發生額分析填列。
(4)“銷售費用”項目,反映企業在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包裝費、廣告費等費用和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的職工薪酬、業務費等經營費用。本項目應根據“銷售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5)“管理費用”項目,反映企業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發生的管理費用。本項目應根據“管理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6)“財務費用”項目,反映企業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而發生的籌資費用。本項目應根據“財務費用”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7)“資產減值損失”項目,反映企業各項資產發生的減值損失,應根據“資產減值損失”賬戶發生額分析填列。
(8)“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資產或負債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本項目應根據“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賬戶發生額分析填列,如為凈損失,則應以“-”號填列。
(9)“投資收益”項目,反映企業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本項目應根據“投資收益”賬戶發生額分析填列,如為投資損失,則應以“—”號填列。
(10)“營業利潤”項目,反映企業實現的營業利潤。如為虧損,本項目以“—”號填列。
(11)“營業外收入”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本項目應根據“營業外收入”賬戶發生額分析填列。
(12)“營業外支出”項目,反映企業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本項目應根據“營業外支出”賬戶發生額分析填列。
(13)“利潤總額”項目,反映企業實現的利潤。如為虧損,本項目以“—”號填列。
(14)“所得稅費用”項目,反映企業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本項目應根據“所得稅費用”賬戶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15)“凈利潤”項目,反映企業實現的凈利潤。如為虧損,本項目以“—”號填列。
(16)“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項目,反映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虧損。
(二)月份利潤表“本年累計數”欄各項目的填列方法
利潤表“本年累計數”欄反映各項目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計實際發生數。根據上月利潤表的“本年累計數”欄的數字,加上本月利潤表的“本月數”欄的數字,可以得出各項目的本月利潤表的“本年累計數”,然后填入相應的項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