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會計職業道德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 會計法律制度與會計職業道德的相互作用
(一)案例綜述
某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原董事長、法人代表李某因涉嫌提供虛假財會報告罪,被司法機關依法予以追訴。此前,該公司其他涉嫌犯罪的相關責任人已分別被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該公司巨額虧空及造假事件2000年10月經新華社披露后,中國證監會立即組織力量展開調查。經中國證監會查明,該公司上市前采取虛提返利、少計費用、費用跨期入賬等手段,虛增利潤1 908萬元,并據此制作了虛假上市申報材料;上市后3年采取虛提返利、費用掛賬、無依據沖減成本及費用、費用跨期入賬等手段,累計虛增利潤l4390萬元。
另外,還存在股本金不實、上市報告書重大遺漏、年報信息披露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等問題。該公司的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條之規定,涉嫌提供虛假財會報告罪,李某作為公司的董事長、法人代表負有直接責任,應當依法予以追訴。
中國證監會還發現原某會計師事務所簽字注冊會計師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為該公司出具了嚴重失實的審計報告。2001年9月27日,中國證監會根據有關證券法規對該公司及有關中介機構違反證券法規的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對涉嫌犯罪的主要責任人員,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當地公安局于2001年9月對該公司涉嫌提供虛假財會報告罪立案偵查,查明:l997年底,該公司各分公司把1997年的報表報到集團公司財務處,財務處主任都某把公司l997年報表顯示嚴重虧損的情況報告給董事長李某。李某當面指使都某必須完成l997年董事會下達的指標,為1998年公司配股做好準備,報表退回去重新做。
為此,李某還專門召集分公司會議,會上李某要求各分公司必須完成l997年董事會下達的利潤指標,呆賬不能顯示出來,預提返利全部入賬,并要公司財務處主任都某督辦。會后都某按照李某的指示,讓財務處會計周某把l997年的報表退回家電分公司,家電分公司主管會計按照財務處的要求讓家電各部再做虛假報表,與董事會下達的指標一致,同時向家電公司的財務經理楊某匯報。
楊某認為這樣下去公司會虧空更大,就會同副經理給董事會寫了一個報告,交給了總經理盧某,盧某于l998年2月初同都某一起到深圳去向董事長李某匯報。李某不聽匯報,指示公司財務報表必須與董事會下達的利潤指標一致。按照董事長李某的要求,家電公司重新做報表,造成某公司財會報告虛假。現已查實,該公司家電分公司1997年年底第一次上報的財務報表中顯示當年虧損l5429.9萬元,重新制作的財務報表顯示盈利9369萬元。某會計師事務所簽字注冊會計師對上述不實視而不見,為該公司出具了嚴重失實的審計報告。該公司依據重新制作的財務報表向社會公開披露。
(二)分析與提示
會計行為的規范化不僅要以會計法律、法規作保證,還要依賴會計人員的道德信念、道德品質來實現。在現階段,由于各種原因,各種思想觀念同時存在,影響、沖擊著人們的思想,會計職業道德不可能成為每個會計人員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因此,一方面,會計職業道德中的基本行為規范需要會計法律規范予以保障。這就要求把會計職業道德中最起碼的要求用會計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使之成為強制性的、普遍的行為規范。另一方面,會計法規與其他法律一起嚴肅有力地打擊經濟犯罪活動,顯示法律的威力,同時有助于對廣大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有助于會計職業道德輿論的開展和效果的提高。會計人員在履行會計法律義務卓有成效時,可受到不同形式的獎勵;在沒有履行會計法律義務時,會受到不同形式的處罰,這對培養高尚的會計職業道德,促使會計人員自覺形成和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習慣都具有重要作用。該案例中的某股份有限公司事件是一起嚴重違反法律、道德的會計處理事件,該公司虛報盈利,騙取在股市的配股權,使廣大股民蒙受重大損失。該公司的會計人員違反依法理財的職業道德,屈從權勢的壓力,做了假賬,提供給社會虛假的財務信息,最后害人害己,血的教訓值得廣大會計工作者深思。
案例2 誠實守信是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一)案例綜述
2003年11月,某公司因產品銷售不暢,新產品研發受阻。公司財會部預測公司本年度將發生800萬元虧損。剛剛上任的公司總經理責成總會計師王某千方百計實現當年盈利目標,并說:“實在不行,可以對會計報表做一些會計技術處理。”總會計師很清楚公司本年度虧損已成定局,要落實總經理的盈利目標,只能在財務會計報告上做手腳??倳嫀煾械阶笥覟殡y:如果不按總經理的意見去辦,自己以后在公司不好待下去;如按照總經理意見辦,對自己也有風險。為此,總會計師思想負擔很重,不知如何是好。
要求:根據《會計法》和會計職業道德的要求,分析總會計師王某應如何處理,并簡要說明理由。
(二)分析與提示
總會計師王某應當拒絕總經理的要求。因為總經理的要求不僅違反了《會計法》第四條“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第五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也違背了會計職業道德中的會計人員應當誠實守信、客觀公正、遵守準則的要求。
【例題1·多選題】某公司財務部門預測本年度公司將虧損800萬元。公司總經理責成總會計師必須千方百計實現當年盈利目標,并說“實在不行,可以對會計報表做一些技術處理”。總會計師按照總經理的意圖編制了當年的會計報表。請問:總會計師的行為違背了會計職業道德中的會計人員應當( )的要求。
A.愛崗敬業 B.誠實守信
C.客觀公正 D.遵守準則
【答案】BCD
案例3 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更高目標
(一)案例綜述
王某是山東省某投資公司的一名會計,丈夫是一家國有企業的技術工人,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王某一家像城市中的許多人一樣,過著平淡而充實的生活。當汽車、洋房成為都市人追逐的時尚的時候,王某他們對此沒有太多的選擇。安平樂道,平安是福,在簡單而又枯燥的生活中她有著自己的追求——夢想自己的孩子也像有錢人的孩子一樣上名校、考大學、出國留洋。在一次同學聚會時,王某看到自己的同學,發財的發財、升官的升官,想想自己學習不比他們差,水平不比他們低,結果工作單位平平,要地位沒地位,要錢財沒錢財,心里很不平衡。
閑談中聽到同學李小虎“炒股”發了大財,一年賺了l00多萬元,心里羨慕極了,也想炒點股票試一試,可是資金哪里來呢?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出謀劃策。其中有個同學說:“王某,你真是一個死心眼,你不是管著單位的錢嗎?先拿來用一用,等賺了錢再還回去不就行了,這有什么難的,公款炒股,公款私存,不是很正常的嗎?”聽了同學的話,王某動搖了。第二天就挪用50萬元資金投進了股市。貪婪一旦戰勝理智,就如同洪水猛獸一般,一發而不可收。到事情敗露前的5年間,王某利用提取現金不記賬等手段累計挪用資金249.7萬元,非法獲利87.6萬元。
(二)分析與提示
一失足成千古恨。這位已為人母的王某,今后將有6年時間在鐵窗中度過。漫長的牢獄生活分明在告誡人們:會計人員應該自尊、自愛,自覺遵守國家的財經法規,廉潔自律,切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案例4 保持會計人員從業的獨立性
(一)案例綜述
2000年11月,中國證監會對麥科特利潤虛假問題立案調查發現,麥科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師通過偽造進口設備融資租賃合同,虛構固定資產9074萬港元;采用偽造材料和產品的購銷合同、虛開進出口發票、偽造海關印章等手段,虛構收入30118萬港元,虛構成本20798萬港元,虛構利潤9320萬港元。在麥科特造假案中,深圳華鵬會計師事務所為其出具了嚴重失實的審計報告,對其進行同步審計和資產評估,編造有關合同、協議、法律文件和政府批文,并倒簽日期,欺騙有關部門,騙取股票發行資格,導致所內4人被刑事拘留,2人取保候審,此案還另外涉及資產評估師、麥科特公司員工等共24人。其總會計師練國富等人均被司法檢察機關逮捕歸案。
(二)分析與提示
在這一案件中,麥科特會計師及對其進行審計的注冊會計師均嚴重違背了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操守,公然造假以欺騙投資者,給廣大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梢?,在會計從業中堅持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原則非常重要。
案例5 堅持準則,提高會計人員依法理財的能力
(一)案例綜述
某公司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2002年12月,公司總經理針對公司效益下滑、面臨虧損的情況,電話請示正在外地出差的董事長。董事長指示把財務會計報告做得漂亮一些,總經理把這項工作交給公司總會計師,要求按董事長意見辦。總會計師按公司領導意圖,對當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進行了技術處理,虛擬了若干筆無交易的銷售收入,從而使公司報表由虧變盈。經誠信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后,公司財務會計報告對外報出。2003年4月,在《會計法》執行情況檢查中,當地財政部門發現該公司存在重大會計作假行為,依據《會計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制度,擬對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總會計師等相關人員進行行政處罰,并分別下達了行政處罰告知書。公司相關人員接到行政處罰告知書后,均要求舉行聽證會。在聽證會上,有關當事人作了如下陳述:
公司董事長稱:“我前一段時間出差在外,對公司情況不太了解,雖然在財務會計報告上簽名并蓋章,但只是履行會計手續,我不能負任何責任。具體情況可由公司總經理予以說明。”
公司總經理稱:“我是搞技術出身的,主要抓公司的生產經營,對會計我是門外漢,我雖在財務會計報告上簽名并蓋章,那也只是履行程序而已。以前也是這樣做的,我不應承擔責任。有關財務會計報告情況應由公司總會計師解釋。”
公司總會計師稱:“公司對外報出的財務會計報告是經過誠信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他們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誠信會計師事務所應對本公司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承擔由此帶來的一切責任。”
(二)分析與提示
此案中,總會計師面對董事長等人的授意,并沒有堅持準則,而是聽從安排,從事會計造假,事后推卸責任。按照《會計法》的規定,單位負責人應對本單位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及總會計師都應為編造假賬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案例6 企業發展需要強化服務
(一)案例綜述
秦池酒廠是山東省臨朐縣的一家生產“秦池”牌白酒的企業。1990年3月注冊成立,當時秦池酒廠的全部家當也不過是幾間低矮的平房、一地的大瓦缸、500多個職工,全年的銷售額不足2000萬元??稍?995年11月,秦池酒廠赴京參加“標王”競標,以6666萬元的價格取得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廣告“標王”后,秦池一夜成名,身價倍增,一個多月就簽訂了4億元的銷售合同,頭兩個月實現銷售收入2.18億元,實現利稅6 800萬元,相當于秦池建廠以來前5年的總和。人還是那群人,廠還是那個廠,秦池本身的素質并沒有得到很快的提升,但是,通過魔力般的廣告效應,成為同行業的佼佼者,令人羨慕不已。1996年11月8日,早已名滿天下的秦池酒廠又來到了梅地亞,中央電視臺的1997年度“標王大會”準時召開。在中央電視臺廣告中心負責人熱情洋溢的發言后,競標開始了:廣東愛多VCD一口氣喊出了8200萬元,超出去年秦池1 000多萬元,顯出勢在必得的霸氣。隨后,江蘇的春蘭報出了1.6888億元,全場頓時歡呼雷動。然而,僅僅幾分鐘,廣東樂百氏以1.9978億元一沖而出。全場震驚了,都認為今年標王非廣東莫屬了??墒?,接下來姍姍來遲的山東好漢們卻讓所有的人大跌眼鏡——從極度的興奮轉入極大的愕然,名不見經傳的山東金貴酒廠一聲喊出了2.0099億元的天價,山東齊民思酒廠則開出了2.1999999999億元的“天王級”的報價。這時,終于輪到秦池了。當主持人喊道“秦池酒,投標金額為3.212118億元”時,全場愕然了,沸騰了。記者們都搞不清秦池緣何報出如此高的投標。秦池報出的3.2億元相當于l996年全年利潤的6.4倍,比競標的第二位整整高出l億元。1996年秦池對外通報的數據,當年實現銷售收入9.8億元,利稅2.2億元,增長5~6倍。l997年初的一則關于“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兌”的系列新聞報道,把秦池推進了無法自辯的泥潭,到l998年6月25日,新華社報道:“秦池目前生產、經營陷入困境,今年虧損已成定局……”2000年7月,據《法制日報》報道,一家金屬酒瓶帽的供應商指控秦池酒廠拖欠300萬元貨款,地區中級法院判決秦池敗訴,并裁定拍賣“秦池”注冊商標。
(二)分析與提示
強化服務是要求會計人員具有文明的服務態度,強烈的服務意識和優良的服務質量。服務態度是服務者的行為表現,要求禮貌服務,以禮待人。社會中的各行各業的就業者都處于服務他人和接受他人服務的地位。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人們承擔對他人的責任和義務的同時,也接受著他人的服務。因此,文明服務是現代經濟社會對勞動者所從事職業的更高層次的要求,它表現為人們在參與對外交往工作和組織內部協調運作過程中,人與人之間人際關系的融洽程度和與之相對應的工作態度。本案中秦池的落敗,說明企業發展不能僅僅依靠廣告,而需要優秀的服務質量、品牌形象和過硬的產品質量。
案例7 提倡慎獨精神
(一)案例綜述
關某是一名北京市公交車售票員。199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中國建設銀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行某業務科科長甫某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某機關財務處副處長顏某。關某看到了甫某和顏某職務上的便利和對自己的有利之處,于是,為了個人的利益,關某送給顏某一臺影碟機、一塊價值l.8萬元的瑞士帝陀牌手表和l000美元。顏某利用自己身兼會計及出納、財務處公章管理松懈、賬戶常年不審計的便利條件,從1995年3月至l998年4月先后8次挪用公路基本建設專項資金5180萬元,供關某投資項目和個人使用。
那么,為什么關某能將幾千萬元的巨款順利地放進自己的腰包呢?只有顏某一人似乎力量還不夠大。據《檢察日報》報道,關某能順利將幾千萬元的巨款放進自己的腰包,甫某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是他把身上只有1 000元“家底”的關某請到新疆發展“事業”。甫某還多次填制假銀行進賬單,讓顏某把單位財務賬上出現的“窟窿”補平,甫某得到的回報是吃喝玩樂,還有價值9000多元的手機和傳呼機。經審查,自治區某機關財務處原處長董某沒有建立內部監督、檢查、稽核制度,年底也不對財務賬目進行清查,致使許多賬目丟失未被發現。同時值得一提的是,董某與關某關系密切,有時竟置工作規章于不顧,人情當道,為顏某和關某合謀挪用公款提供了方便。就這樣,關某在顏某和甫某的“關照”之下,變成了腰纏千萬的富翁。案發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某機關財務處原副處長兼會計、出納顏某潛逃國外。捕獲后被烏魯木齊市中級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和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法院同時還以挪用公款罪和受賄罪判處甫某無期徒刑;以挪用公款罪和行賄罪判處關某無期徒刑;以玩忽職守罪判處董某有期徒刑4年。
(二)分析與提示
本案中顏某身為會計和出納,竟然違背法律和工作規章的要求,利用自身工作職務的便利,挪用公款以回報受賄所得。這既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同時也違背了一個會計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是職業道德素質低下的表現。如果顏某能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和集體榮譽感,可能他就不會干出以后那種違背法律和道德的事情,也就不會遭到當前的境遇。
案例8 會計職業道德的教育、修養與評價
(一)案例綜述
某冶煉銻品化工廠因涉嫌重大偷稅問題被該縣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至此,對該重大偷稅案的查處工作取得了首場勝利。該冶煉銻品化工廠成立于l996年,先后投入資金230多萬元,由于經營管理不善,于l999年9月宣告破產。經營期間,該廠的幾個股東利欲熏心,鋌而走險,置國家稅法于不顧,干起了偷稅的勾當。國稅部門早就懷疑其有偷稅嫌疑,但一直苦于沒有充分的證據。2002年6月底,國稅局接到群眾舉報,稱該企業有重大偷稅行為。接到舉報后,該縣國稅局立即派員對此展開明察暗訪。在掌握了該企業設有內(即真賬)、外(即假賬)兩套賬的情況及“內部賬”存放的確切地點后,該案稽查人員發動政策攻勢,責令其會計將所謂的“內部賬”交出。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該廠竟是一戶靠隱瞞銷售收入發家的“偷稅專業戶”。經初步查實,該廠在1996—1999年期間,為應付稅務、銀行等部門的檢查,逃避責任,設置了所謂的“外部賬”,將小部分收入通過“外部賬”反映出來,掩人耳目,而實際上則在暗暗實施見不得人的偷稅行為。它們將大部分收入通過“內部賬”反映,其資料僅由幾個股東掌握。在此期間,該廠共實現銷售收入493萬元,為達到少繳稅款的目的,在賬面上僅體現銷售收入l87萬元,共隱瞞銷售收入306萬元,偷逃增值稅稅款52.O2萬元,偷稅數額為應納稅額的65.83%。此外,該廠連賬面上體現的應交稅金都未繳足。經核實,該企業經營期間共計應向國稅機關繳稅27萬元,但僅向稅務機關繳稅l2.6萬元就草草了事,欠稅達14.4萬元之多,主管稅務機關多次催繳未果。該企業的偷、欠稅行為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在此次檢查中,該企業共計應補稅67萬余元,滯納金達l50萬元。鑒于此案涉稅金額較大,偷稅比例巨大,已觸犯刑律,依照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條中“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除由稅務機關追繳其偷稅款外,依照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第一條的規定處罰”的規定,縣國稅局依法將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二)分析與提示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境界和水平具有層次性,職業道德修養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隨著會計人員自我職業道德修養的不斷加深和加強,職業道德境界和水平才能從“自私自利”到“公私兼顧”,進而達到“先公后私”,并最終實現“大公無私”的最高境界。
案例9 會計人員應當廉潔自律
(一)案例綜述
安徽王某,23歲,大學??飘厴I后分配到某市一國債服務部,擔任柜臺出納兼任金庫保管員。1999年5月ll日,王某偷偷從金庫中取出l997年國庫券30萬元,4個月后,王某見無人知曉,膽子開始大了起來,又取出50萬元,通過證券公司融資回購方法,拆借人民幣89.91萬元,用來炒股,沒想到賠了錢。王某在無力返還單位債券的情況下,索性于1999年12月14日和l5日,將金庫里剩余的l4.03萬元國庫券和股市上所有的73.7萬元人民幣全部取出后潛逃,用化名在該市一處民房租住隱匿。至此,王某共貪污1997年國庫券94.03萬元,折合人民幣118.51萬元。案發后,當地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王某迫于各種壓力,于2000年1月8日投案自首,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
(二)分析與提示
(1)這說明該會計人員在學校缺乏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沒有絲毫會計職業道德觀念和法制觀念,內心深處沒有構筑道德的防線,或者說道德防線十分脆弱,不堪一擊。從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角度分析,該會計人員違背了“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等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此外,此案也說明了建立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2)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有利于培養會計人員會計職業道德情感;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有利于樹立會計職業道德信念。
(3)要進行三個層次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一是對潛在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二是對從事會計職業的人員進行崗前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三是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