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山會計培訓,正保會計網校提供的會計課程就不錯。下面為大家分享會計實操知識。
進項稅額轉出期末余額如何處理
1、首先,小編來講解下進項稅額轉出的相關業務。
自產產品用于集體福利的,進項稅額轉出到“應付職工薪酬-應付職工福利”。
2、產品發生非正常損失,進項稅額轉出到“待處理財產損溢”。
3、招待費的發票抵扣了,進項稅額轉出到“管理費用”。
4、固定資產非正常損失了,進項稅額轉出到“固定資產清理”。
5、購進的原材料發生非常損失了,進項稅額轉出到“待處理財產損溢”
6、最后,進項稅額轉出這個科目月末是不留有余額的,每個月末計算當月應交增值稅時結轉該科目的余額,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應交稅費-進項稅額轉出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進項稅額轉出的計算:
1.有關政策規定。能夠準確計算企業原抵扣進項稅額的,按原抵扣進項稅額結轉進項稅額轉出;無法準確確定進項稅額的,一律按當期實際成本計算結轉應該轉出的進項稅額。所謂實際成本包括進價、運費、保險費及其它有關費用。
2.進項稅額轉出的計算
(1)若原外購貨物全部成本據按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了進項稅額,則按需要轉出進項稅額的外購貨物賬面成本乘以外購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計算轉出。
(2)若原外購貨物全部成本按支付價款乘抵扣率抵扣了進項稅額,則按據需轉出進項稅額的外購貨物的賬面成本÷(1-抵扣率)×抵扣率計算轉出。
(3)若原外購貨物是根據多種憑證抵扣的進項稅額,為了最大限度的體現公平,可以需轉出進項稅額的外購貨物的賬面成本×綜合抵扣率計算結轉進項稅額轉出。
其中綜合抵扣率=本期外購貨物全部進項稅額÷本期外購貨物全部成本×100%
(4)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可按以下辦法計算結轉進項稅額轉出。
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或產成品成本×(本期在產品、產成品當中外購貨物成本÷本期在產品、產成品全部成本)×外購貨物或應稅勞務綜合抵扣率
(5)兼營免稅項目或非應稅項目(不包括固定資產在建工程)而無法明確劃分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可按以下辦法計算結轉進項稅額轉出。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期全部進項稅額×(當期免稅項目銷售額、非應稅項目營業額合計÷當期全部銷售額、營業額合計)
(6)外商投資企業兼營出口與內銷,不能單獨核算或劃分不清出口貨物進項稅額的,可按以下辦法計算結轉進項稅額轉出。
出口貨物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期全部進項稅額×(當期出口免稅貨物銷售額÷當期全部銷售額)
(7)因購買貨物而從銷售方取得的各種形式的返還資金,可按以下辦法計算應沖減的進項稅額。
當期應沖減的進項稅額=當期取得的返還資金×所購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
(三)進項稅額及進項稅額轉出的檢查及處理
1.嚴格審核抵扣進項稅額的原始憑證。
若企業將不符合規定的原始憑證作為抵扣進項稅額的依據,則應做以下賬務調整:
借:原材料等(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檢查調整
2.通過對“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賬戶的貸方摘要欄進行檢查發現問題。
具體辦法是檢查上述賬戶貸方摘要欄,追查企業外購材料的用途,明確企業是否存在非生產、銷售用料,并與”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貸方進項稅額轉出欄相核對,確定企業賬面是否已經結轉進項稅額轉出,轉出金額是否正確。
進項稅額轉出期末余額如何處理?小編對這一問題給大家帶來的介紹就到這里了,希望各位小伙伴們都能夠熟練掌握,能夠獨立完整地做賬、記賬,做一個合格的會計人員,學習更多會計財務知識敬請持續關注我們官網后面的更新。
以上就是關于萊山會計培訓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會計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基礎,技能,財稅,實訓等一站式體系課程,助力快速實現崗位提升。
0元領先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