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會計法律制度
第四節 會計監督
目前我國已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包括單位內部監督、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督。
分清監督主體的層次高低:
單位內部監督——內部監督——層次最低
社會監督——外部監督——對單位內部監督的再監督
政府監督——外部監督——層次最高——對單位和社會監督的再監督
【例題·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監督體系組成部分的有( )。
A.社會輿論監督
B.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C.以注冊會計師為主體的會計工作社會監督
D.以政府財政部門為主體的會計工作政府監督
【答案】BCD
【解析】我國實行的是單位內部監督、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督“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
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是指為了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其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內部有關管理制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約、相互監管的制度和方法。
(一)主體和對象
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各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
內部會計監督的對象:單位的經濟活動。
【例題·多選題】我國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是( )。
A.會計機構
B.會計人員
C.單位負責人
D.審計人員
【答案】AB
【解析】我國《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規定,各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本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因此,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是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例題·判斷題】根據《會計法》的規定,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對象是會計機構、會計人員。( )
【答案】×
【解析】單位內部監督的對象是單位的經濟活動,而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是單位內部監督的主體。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二)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基本要求
《會計法》規定,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1.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2.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程序應當明確;
【注意】陷阱:重大投資由單位負責人決定
3.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
4.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
【注意】內部審計人員,不是會計人員。
【例題·多選題】下列有關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基本要求的表述中,符合規定的有( )。
A.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B.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應當明確其決策和執行程序,并體現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要求
C.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
D.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是單位會計部門的職責所在
【答案】ABC
【解析】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是內部審計人員的職責所在。
【例題·判斷題】某企業為加強內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決定將財產保管由從事總賬會計工作的人員兼管。( )
【答案】×
【解析】本題單位內部會計控制。這一決定違反了“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的規定。根據規定,“不相容職務”,是指不能同時由一人兼任的職務。財產保管和記賬屬于不相容職務崗位,因此不能由一人監管。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三)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在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中的職責
1.依法開展會計核算和監督。對違反《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事項,有權拒絕辦理或者按照職權予以糾正。
2.對單位內部的會計資料和財產物資實施監督。發現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不相符的,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有權自行處理的,應當及時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例題·判斷題】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發現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不相符的,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
【答案】×
【解析】發現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不相符的,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有權自行處理的,應當及時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二、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
(一)概念
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是指政府有關部門依據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部門的職責權限,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行為、會計資料所進行的監督檢查,這是一種外部監督。
1.主體:
(1)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為各單位會計工作的監督檢查部門,對各單位會計工作行使監督權,對違法會計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2)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和權限,可以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
2.對象:
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檢查的對象是會計行為,并對發現的有違法會計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例題·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范疇有( )。
A.財政部門對各單位會計工作的監督
B.中國銀行對有關金融單位相關會計賬簿的監督
C.證券監管部門對證券公司有關會計資料實施檢查
D.工商機關對納稅人記賬憑證的檢查
【答案】AC
【解析】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和權限,可以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BD不屬于其中的監管部門。
【例題·單選題】下列各項中,有權對各單位會計工作行使監督權,并依法對違法會計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的是( )。
A.縣級以上財政部門
B.縣級以上稅務部門
C.縣級以上審計部門
D.縣級以上人民銀行
【答案】A
【解析】根據我國相關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各單位會計工作的監督檢查部門,對各單位會計工作行使監督權,并依法對違法會計行為實施行政處罰。而審計、稅務、人民銀行等部門雖然也可以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但監督檢查的范圍和權限不能超越相關法律的規定。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二)財政部門會計監督的內容
1.對單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檢查。
(1)應當設置會計賬簿的單位是否設置賬簿;
(2)設置會計賬簿的情況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3)各單位是否存在賬外設賬的違法行為。
2.對單位會計資料真實性、完整性的檢查。
3.會計核算是否符合《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4.對單位會計人員從業資格和任職資格的監督檢查。
5.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的程序和內容的監督檢查。(對審計質量的再監督)
【注意】沒有對“稅”的監督
【例題·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檢查的內容有( )。
A.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具備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B.會計核算是否符合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C.會計檔案的建立、保管、銷毀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D.是否按照稅法的規定按時足額納稅
【答案】ABC
【解析】選項D是稅務部門監督檢查的內容。
【例題·多選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檢查的內容有( )。
A.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
B.是否按時進行納稅申報
C.是否按時足額繳納稅款
D.是否按照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
【答案】AD
【解析】選項BC是稅務部門監督檢查的內容。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三、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
(一)概念
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主要是指由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法對委托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的審計、鑒證的一種監督制度。
此外,單位和個人檢舉違反《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行為,也屬于會計工作社會監督的范疇。
【注意】單位和個人檢舉違法會計行為屬于社會監督的組成部分但非監督體系。
【例題·多選題】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主要包括( )。
A.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法實施的監督
B.審計、稅務和人民銀行依法實施的監督
C.縣級以上財政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
D.單位和個人對會計違法行為的檢舉
【答案】AD
【解析】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主要是指由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法對委托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審計、鑒證的一種監督制度。除此之外,單位和個人檢舉會計違法行為,也屬于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范疇。而縣級以上財政部門及審計、稅務和人民銀行依法實施的監督則屬于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
【例題·判斷題】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主要是指由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法對受托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審計、鑒證的一種監督制度。( )
【答案】×
【解析】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主要是指由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法對委托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的審計、鑒證的一種監督制度。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二)注冊會計師審計與內部審計的關系
1.聯系:
(1)二者都是我國現代審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兩者都關注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2.區別:


【例題·多選題】下列關于注冊會計師審計與內部審計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有( )。
A.兩者遵循的審計標準具有一致性
B.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強于內部審計人員的獨立性
C.內部審計報告具有鑒證作用
D.兩者接受審計的自愿程度不同,委托人可自由選擇會計師事務所
【答案】BD
#p#副標題#e#
#p#副標題#e#
(三)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范圍
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法承辦審計、鑒證業務,會計咨詢和會計服務業務。
其中審計業務包括:
1.審查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出具審計報告;
2.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
3.辦理企業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報告;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
【例題·判斷題】注冊會計師承辦會計咨詢、服務業務,包括:代理申請工商登記,擬訂合同、章程和其他業務文件;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 )
【答案】×【解析】“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是屬于審計業務的。
(四)委托人、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行為規范
1.須經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的單位,應當向受委托的會計師事務所如實提供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
2.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不實或者不當的審計報告,不得干擾注冊會計師獨立開展審計業務。
3.國務院財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依法對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省級以上
【注意】被審計單位接受注冊會計師審計,應當區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二者不得相互抵消和免除。
【例題·判斷題】被審計單位接受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審計責任也包括對該單位提交的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等負有的責任。( )
【答案】×
【解析】被審計單位接受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責任分為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前者是指被審計單位對建立健全和有效執行本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本單位提交的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保護本單位資產的安全與完整等負有的責任。而后者是要求注冊會計師依法獨立實施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依法出具審計報告,清楚地表達對被審計單位財務會計報告整體的意見,并對出具的審計報告負責。因此,對單位提交的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等負有的責任屬于會計責任,而不屬于審計責任。
【例題·判斷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是注冊會計師的全國組織,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質量由其進行監督檢查。( )
【答案】×
【解析】根據我國相關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對注冊會計師的任職資格和執業情況進行年度檢查,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質量應由財政部門負責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