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111:應收及預付款項
(一)應收賬款發生和收回的賬務處理
應收賬款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材料、提供勞務等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以及代墊運費和承兌到期而未能收到款項的商業承兌匯票。
1.應收賬款的發生。
【例9】2011年12月4日,A公司用托收承付方式向乙公司銷售商品一批,貨款 300 000元,增值稅額51 000元,以銀行存款代墊運雜費6 000元,已辦理托收手續。A公司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賬款——乙公司 357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1 000
銀行存款 6 000
2.應收賬款收回
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
【例10】2011年12月24日,A公司收到乙公司的貨款357 000元。A公司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357 000
貸:應收賬款 357 000
(二)預付賬款的賬務處理
預付賬款情況不多的企業,可以不設置“預付賬款”科目,而直接通過“應付賬款”科目核算。
【例11】2011年4月1日,A公司根據購貨合同規定,通過銀行轉賬預付給B 公司訂購材料款9 000元。A公司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預付賬款 ——B公司 9 000
貸:銀行存款 9 000
2011年4月12日,向B公司訂購的材料已經收到并驗收入庫,增值稅專用發票列明材料價款(含運費)10 000元,增值稅額1 700元,共計11 700元。A公司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 1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700
貸:預付賬款——B公司 11 700
2011年4月15日,通過銀行轉賬補付給B公司材料款2 700元。A公司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預付賬款——B公司 2 700
貸:銀行存款 2 700
(三)其他應收款的賬務處理
企業的各種其他應收款是通過“其他應收款”科目進行核算和監督的,本科目可按對方單位(或個人)進行明細核算。本科目借方反映新增加的各種其他應收款,貸方反應收回的各種其他應收款,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其他應收款項。
【例12】2010年12月20日,A 公司采購員小李因業務需要到杭州出差,經領導同意向財會部門預借差旅費3 000元,以現金支付。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其他應收款——備用金(小李) 3 000
貸:庫存現金 3 000
假設小李出差回來,報銷差旅費3 200元,經審核無誤同意報銷,同時補付先進200元。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差旅費 3 200
貸:其他應收款——備用金(小李) 3 200
庫存現金 200
(四)應收款項減值的計量
1.應收款項減值的確認
(1)債務人死亡,以其遺產清償后讓然無法收回的部分;
(2)債務人破產,以其破產財產清償后讓然無法收回的部分;
(3)債務人腳長時期內(3年以上)未履行其清償義務,并有足夠的證明表明無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極小。
2.計提壞賬準備時應注意的事項
(1)出游確鑿證據表明該項應收款項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下列情況一般不能全額計提壞賬準備:
第一,當年發生的應收款項;
第二,計劃對應收款項進行重組;
第三,與關聯方發生的應收款項;
第四,其他已經預約耽誤確鑿證據表明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
(2)企業的預收賬款,如確實收不回來時,應將其先轉入“其他應收款”后,在按規定計提壞賬準備。
(3)“應收票據”由于其在到期日之前收不回來的風險較小,所以一般不用計提壞賬準備。對于到期收不回來的“應收票據”應轉為“應收賬款”后,在按照規定計提壞賬準備。
3.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采用備抵法計提壞賬準備
備抵法,是指按期估計壞賬損失,形成壞賬準備,當某以應收款項的全部或部分被確認為壞賬,發生減值時,應根據其減值額計提壞賬準備。
4.賬戶設置
計提減值準備時通過“資產減值損失”和“壞賬準備”科目進行核算。
“壞賬準備”科目核算企業各項應收款項所計提的壞賬準備。“壞賬準備”科目可按應收款項的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該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校的壞賬準備。
“資產減值損失”科目,反映預提的壞賬損失額。
5.壞賬準備的計提
估計壞賬損失的方法目前有應收款項余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和銷貨百分比法三種。
本期應提取的壞賬準備=當期按應收款項計算應提壞賬準備金額-壞賬準備賬戶的貸方余額
當前應收款項計算應提壞賬準備金額大于壞賬準備賬戶的貸方余額時,應按其差額提取壞賬準備;如果當期按應收款項計算應提壞賬準備金額小于壞賬準備的貸方余額時,應按其差額沖減已計提的壞賬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