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免费片_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_蜜桃视频一区_亚洲一区免费在线_亚洲一级毛片在线_亚洲成人xxx_视频在线亚洲

北京會計基礎講義:第一章第一節

發表于 : 2014-12-06 分類 : 會計實務
  第一章 會計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會計的定義(概念、職能、對象、六要素)
 
  小提問:你認為會計是什么?是賬房先生?是一種職業?還是一項與數字有關的活動?
 
  一、會計的概念
  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會計是適應人類生產實踐和經營物質資料的生產管理的客觀需要產生并發展起來的。會計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作為一項記錄、計算和匯總工作,它產生于管理的需要,并且一開始就以管理的形式出現。作為一種經濟管理活動,會計與社會生產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會計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人們對生產活動進行管理的客觀需要,社會愈發展,會計愈重要。
  在原始社會,人們為了計算生產成果和生活需要,逐步產生了計數和計算的要求。在文字產生以前,這種計算是用“結繩記事”、“刻木記事”或憑人們的記憶來進行的。在文字產生以后,人們對物質資料生產與消耗開始了文字記載,于是就產生了會計。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會計主要是用來核算和監督政府開支,為官方服務。隨著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歐洲產業革命以后,由于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生產日益社會化,生產規模日趨擴大,更需要由會計從價值量上來全面、完整、系統的反映和監督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人類發展到現在,全球信息化、經濟全球化使作為“國際商業公共語言”的會計內涵及外延不斷豐富發展。現在會計概念可以表述為:會計是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憑證為依據,用一系列專門的技術方法,對一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并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小提問:從會計的定義中,你能了解什么信息?(體會:會計得作用是為了監督,以貨幣為計量單位,以憑證為依據)
  二、會計的職能
  從會計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會計是隨著生產的發展,逐步從企業各項經營活動中分離出來的一項提高經濟效益的管理活動。會計在經濟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夠發揮的作用,即會計的職能,包括核算、預測、參與決策、實行監督等。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會計職能是不斷變化的并且彼此聯系。會計的基本職能是進行核算,實行監督。
  1、會計核算
  會計核算是會計的首要職能,它是以貨幣計量為主要單位,對各種單位經濟業務活動或者預算執行情況及其結果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的記錄和計量,并據以編制會計報表。它要求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其特點表現在如下的三個方面:
  ( 1 )會計核算主要是從價值量上反映各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狀況。會計核算是對各單位的一切經濟業務,以貨幣計量為主,進行記錄、計算,以保證會計記錄和反映的完整性。
  ( 2 )會計核算具有連續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各單位必須對客觀發生所有經濟業務,即涉及資金運動或資金增減變化的事項,采用系統的核算方法體系,按時間順序,無一遺漏的進行記錄。
  ( 3 )會計核算應對各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進行反映。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會計在對已經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事中、事后的記錄、核算、分析,反映經濟活動的現實狀況及歷史狀況的同時,發展到事前核算、分析和預測經濟前景。
  2、會計監督
  會計監督職能,是指會計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會計反映職能所提供的經濟信息,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控制,使之達到預期目標的功能。會計的控制職能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 1 )會計監督主要是通過價值量指標來進行監督工作的。由于基層單位進行的經濟活動,同時都伴隨著價值運動,表現為價值量的增減和價值形態的轉化,因此,會計通過價值指標可以全面、及時、有效地控制各個單位的經濟活動。
  ( 2 )會計監督同樣也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過程的監督。
  會計監督的依據有合法性和合理性兩種。合法性的依據是國家的各項法令及法規,合理性的依據是經濟活動的客觀規律及企業自身在經營管理方面的要求。
  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是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的。核算是監督的基礎,沒有核算,監督就無從談起;而監督是會計核算質量的保證。
  三、會計目標
  會計的目標是指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人們通過會計所要實現的目的或達到的最終結果。由于會計是整個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目標當然從屬于經濟管理的總目標,或者說會計目標是經濟管理總目標下的子目標。在將提高經濟效益作為會計終極目標的前提下,我們還需要研究會計核算的目標,即向誰提供信息、為何提供信息和提供何種信息。
  根據會計定義,我們可以得知會計核算的目標是向有關各方提供會計信息,以幫助決策。會計的目標,決定于會計資料使用者的要求,也受到會計對象、會計職能的制約。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對于會計核算的目標做了明確規定:會計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上述會計核算的目標,實質上是對會計信息質量提出的要求。它可以劃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滿足于對企業管理層的監管需要。如資金委托人對受托管理層是否很好管理其資金進行評價和監督;工會組織對管理層是否保障工人基本權益的評價;政府及有關部門對企業績效評價和稅收的監管;社會公眾對企業履行社會職能的監督等等。
  第二方面是滿足于相關團體的決策需要。如滿足潛在投資者投資決策需要;滿足債權人是否進行借貸決策需要等等。
  會計的目標是會計管理運行的出發點和最終要求。會計的目標決定和制約著會計管理活動的方向,在會計理論結構中處于最高層次;同時在會計實踐活動總,會計目標又決定著會計管理活動的方向。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的進步,管理水平的改進及人們對會計認識的深化,會計目標會強烈地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四、會計的對象
  會計的對象即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凡是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的特定對象,都是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內容。而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通常又稱為價值運動或資金運用。
  資金運動包括特定對象的資金投入、資金運用、資金退出等過程,而具體到企業、事業、行政單位又有較大的差異。下面以工業為例說明資金運用的過程。
  (一)資金的投入
  工業企業要進行生產經營,必須擁有一定的資金,這些資金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金和債權人投入的資金兩部分,前者屬于企業所有者權益,后者屬于企業債權人權益——企業負債。投入企業的資金要用于購買機器設備和原材料并支付職工的工資等。這樣投入的資金最終構成企業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和費用。
  (二)資金的循環和周轉
  工業企業的經營過程包括供應、生產、銷售三個階段。在供應過程中企業要購買原材料等勞動對象,發生材料買入價、運輸費、裝卸費等材料采購成本,與供應單位發生貨款的結算關系。在生產過程中,勞動者借助于勞動手段將勞動對象加工成特定的產品,同時發生原材料消耗、固定資產磨損的折舊費、生產工人勞動耗費的人工費,使企業與職工之間發生工資結算關系,有關單位之間發生勞務結算關系等。在銷售過程中將生產的產品銷售出去,發生支付銷售費用、收回貨款、交納稅金等業務活動,并同購貨發生貨款結算關系、同稅務機關發生稅務計算關系。綜上所述,資金的循環就是從貨幣資金開始依次轉化為儲備資金、生產資金、產品資金、最后有回到貨幣資金的過程,資金周而復始地循環稱為資金的循環。
  (三)資金的退出
  包括償還債務、上繳各項稅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等,使得這部分資金離開本企業,退出企業的資金循環與周轉。
  上述資金運用的三階段是相互支持、相互制約的統一體,沒有資金的投入,就沒有資金的循環與周轉,就不會有債務的償還、稅金的上繳和利潤的分配等;沒有資金的退出,就不會有新一輪的資金投入,就不會有企業的進步發展。
  其具體過程如圖1-1所示:
  會計對象是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
北京會計基礎講義
  小提問:知道了會計核算對象,就能詳細反映不同經濟業務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嗎?
#p#副標題#e#
  五、會計要素及會計等式
  (一)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基本分類,是設定會計報表結構和內容,也是進行確認和計量的依據。對會計要素加以嚴格定義,就能為會計核算奠定堅實的基礎。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
  1、資產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一個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必須具備一定的物質資源,或者說物質條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些必須的物質條件表現為貨幣資金、廠房場地、機器設備、原料、材料等等,統稱為資產,它們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物質基礎。除以上的貨幣資金以及具有物質形態的資產以外,資產還包括那些不具備物質形態,但有助于生產經營活動的專利、商標等無形資產,也包括對其他單位的投資。
  資產有如下特點:第一,資產是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這就是說,作為企業資產,必須是現實的而不是預期的資產,它是企業過去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所產生的結果,包括購置、生產、建造等行為或其他交易或事項。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事項不形成資產,如計劃購入的機器設備等。第二,資產是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企業擁有資產,從而就能夠從資源中獲得經濟利益;有些資產雖然不為企業所擁有,但在某些條件下,對一些由特殊方式形成的資源,企業雖然不享有所有權,但能夠被企業所控制,而且同樣能夠從資產獲取經濟利益,也可以作為企業資產(如融資性租入固定資產)。而企業沒有買下使用權的礦藏、工廠周圍的控制,都不能作為企業的資產確認。第三,資產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如貨幣資金可以用于購買所需要的商品或用于利潤分配,廠房機器、原材料等可以用于生產經營過程。制造商品或提供勞務,出售后回收貨款,貨款即為企業所獲得的經濟利益。
  對資產可以作多種分類,常見的是按流動性分類。按流動性進行分類,可以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流動資產是指那些在一年內變現的資產,如應收賬款、存貨等。有些企業經營活動比較特殊,其經營周期可能長于一年,比如:造船、大型機械制造,從購料到銷售商品直到收回貨款,周期比較長,往往超過一年,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把一年內變現作為劃分流動資產的標志,而是將經營周期作為劃分流動資產的標志。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變現周期往往在一年以上,所以稱為非流動資產。按流動性對資產進行分類,有助于掌握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從而進一步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和支付能力。一般來說,流動資產所占比重越大,說明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流動資產中,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比重越大,則支付能力越強。
  2、負債
  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將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如果把資產理解為企業的權利,那么負債就可以理解為企業所承擔的義務。
  負債具有如下特點:第一,負債是由于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償還義務。潛在的義務,或預期在將來要發生的交易、事項可能產生債務不能確認為負債。第二,負債是現時義務。負債是企業目前實實在在的償還義務,要由企業在未來某個時日加以償還。第三,為了償還債務,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一般來說,企業履行償還義務時,關系到企業會有經濟利益的流出,如支付現金、提供勞務、轉讓其他財產等等。同時,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計量。
  按償還期限的長短,一般將負債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預期在一年或一個經營周期內到期清償的債務屬于流動負債。除以上情形以外的債務,即為非流動負債,一般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
  3、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所有者權益是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又稱為凈資產。
  企業資產形成的資金來源,包括債權人借入和所有者直接投入兩個方面。想債權人借入的資金,形成企業的負債;所有者投入的資金,形成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相對于負債而言,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所有者不像負債那樣需要償還,除非發生減值、清算,企業不需要償還所有者。第二,企業清算時,負債往往優先清償,而所有者只有在清償所有的負債之后才返還給所有者。第三,所有者權益能夠分享利潤,而負債則不能參與利潤分配。所有者權益在性質上體現為所有者對企業資產的剩余收益,在數量上也就體現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四個項目,其中,前兩項屬于投資者的初始投入資本,后兩項屬于企業留存收益。
  4、收入
  收入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根據收入的定義,確認收入的條件是:
  (1)由日常活動形成。日常活動應理解為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所從事的經常性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活動。如工業企業銷售產品,流通企業銷售商品,服務企業提供勞務、出租、出售原材料、對外投資(收取利息、現金股利)等日常活動。
  (2)經濟利益總流入。經濟利益是指現金或最終能轉讓為現金的非現金資產。收入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從而導致資產增加或者負債減少,經濟利益的流入額要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經濟利益總流入四指本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勞務收入、使用費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主營業務和其他業務收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5、費用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費用與收入相配比,即為企業經營活動中取得的盈利。根據費用的定義,確認費用的條件是:
  (1)在日常活動中發生。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可劃分為兩類:一類是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費用,應計入產品成本、勞務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另一類是不應計入成本而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相關費用,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費用,應當在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等時將已銷售產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計入當期損益。
  (2)經濟利益流出。費用與收入相反,收入是資金流入企業形成的,會增加企業所有者權益;而費用則是企業資金的付出,會減少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其實質就是一種資產流出,最終導致減少企業資源。費用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從而導致企業資產減少或負債增加,而且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
  6、利潤
  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羅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化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和損失。
  利潤為營業利潤和營業外收支凈額等兩個項目的總額減去所得稅費用之后的余額。營業利潤是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產生的利潤;營業外收支是與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和支出,其總,營業外收入項目主要有捐贈收入、固定資產盤盈、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罰款收入等,營業外支出項目主要有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等。其有關公式表示如下: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投資凈收益;
  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投資凈收益=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支凈額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以上各要素,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能夠反映企業在某一個時點的財務狀況,如能明確在2006年12月31日這一天,企業有120萬的資產,50萬的負債,所有者的剩余權益70萬,因此這三個要素屬于靜態要素,在資產負債表中予以列示;收入、費用及利潤能夠反映企業在某一個期間經營成果,如在2006年企業實現了100萬的收入,扣除60萬的成本費用,因此在2006年這一年內,企業實現了40萬的利潤,因此這三個要素屬于動態要素,在利潤表中列示。
#p#副標題#e#
  (二)會計等式
  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間的關系
  由上文可知,資金運動在靜態情況下,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三個要素之間存在平衡關系。資產主要包括兩部分:
  (1)向外部借的債,即負債;
  (2)投資人的投入及其增值部分,即所有者權益。
  由此我們可以認為債權人和投資者將其擁有的資本供給企業使用,對企業運用這些資本所獲得的各項資產就相應享有一種權益,即為“相應的權益”。由此可見,資產與權益是相互依存,有一定數額的資產,必然有相應數額的權益;反之亦然。由此可以推出:
  資產=權益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等式1)
  該等式反映了資產的歸屬關系,是會計對象的公式化,其經濟內容和數學上的等量關系,即是資金平衡的理論依據,也是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和編制資產負債表的理論依據。因此,會計上又稱為基本會計等式。
  2、收入、費用與利潤間的關系
  資金運動在動態情況下,其循環周轉過程中發生的收入、費用和利潤,也存在著平衡關系,其平衡公式如下:
  收入-費用=利潤 (等式2)
  若利潤為正,則企業盈利;若利潤為負,則企業虧損。
  3、綜合等式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或盈利,或虧損。在某一時點,“收入-費用=利潤”,利潤為正,這個利潤就表明經濟利益流入大于經濟利益流出,即企業資產增多。由此可見:
  新的所有者權益=舊的所有者權益+利潤=舊的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新資產=負債+新的所有者權益
  新資產=負債+舊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等式3)
  4會計等式的恒等性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第1個會計等式是反映資金運動的整體情況,也就是企業經營中的某一天,一般四開始日或結算日情況。而第2個等式反映的是企業資金運動狀況,資產加以運用取得收入后,資產便轉化為費用,收入減去費用后即為利潤,該利潤作為資產用到下一輪經營,于是便產生等式3,當利潤分配后,等式3便消失,又回到等式1。所以不管六大要素如何相互轉變,最終均要回到“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下面舉例說明該等式的恒等性。
  [例]東方化工廠2006年12月31日擁有2 000萬元資產,其中現金0.4萬元,銀行存款57.6萬元,應收賬款282萬元,存貨960萬元,固定資產700萬元。該工廠接受投資形成實收資本1 100萬元,銀行借款400萬元,應付賬款400萬元,尚未支付的職工薪酬100萬元。可用表1-3反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間的平衡關系:
  表1-3 資產負債表 單位:萬元
 

資產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

現金

0.4

銀行借款

400

銀行存款

57.6

應付賬款

400

應收賬款

282

應付職工薪酬

100

存貨

960

實收資本

1 100

固定資產

700

   

合計

2 000

合計

2 000


  上例子中,資產總額(2 000萬元)=負債及所有者權益(2 000萬元)反映某一時點上企業會計要素之間的平衡關系,這是一種靜態關系。
  當企業在繼續經營時,發生的經濟業務會引起各個會計要素額上增減變化,這些變化總不外乎以下四種類型(具體可以劃分為九類):
  (l)資金進入企業:資產和權益等額增加,即資產增加,負債及所有者權益增加,會計等式保持平衡。
  例1.東方化工廠2007年1月份從銀行取得貸款800萬元,現已辦妥手續,款項已劃入本企業存款賬戶。這項經濟業務對會計恒等式的影響為:
  資產+銀行存款增加=(負債+所有者權益)+銀行借款增加
  ==》2 000萬元+800萬元=2 000萬元+800萬元
  ==》資產2 800萬元=負債+所有者權益2 800萬元
  可以看出,會計等式兩方等額增加800萬元,等式沒有破壞。
  (2)資金退出企業:資產和權益等額減少,即資產減少,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減少,會計等式保持平衡。
  例2.東方化工廠支付上年未還的應付貨款,已從企業賬戶中開出轉帳支票300萬元,該經濟業務對會計等式的影響為:
  資產-銀行存款減少額=(負債+所有者權益)-應付賬款減少額
  ==》2 800萬元-300萬元=2 800萬元-300萬元
  ==》資產2 500萬元=負債+所有者權益2 500萬元
  可以看出,會計等式兩方等額減少300萬元,等式沒有破壞。
  (3)資產形態變化:一種資產項目增加,另一種資產項目等額減少,會計等式保持平衡。
  例3.東方化工廠開出現金支票2萬元,以備日常開支使用。該項經濟業務對會計等式的影響為:
  資產-銀行存款減少額+現金增加額=負債+所有者權益
  ==》2 500萬元-2萬元+2萬元=2 500萬元
  ==》資產2 500萬元=負債+所有者權益2 500萬元
  (4)權益類別轉化:一種權益項目增加,另一種權益項目等額減少,即負債類內部項目之間、權益類內部項目之間或者負債類項目與權益類項目之間此增彼減,會計等式也保持平衡。
  例4.東方化工廠應付給三洋公司的應付賬款100萬元,竟協商同意轉作三洋公司對東方化工廠的投資款。該項經濟業務對會計等式影響為: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應付賬款+接受長期投資
  ==》2 500萬元=2 500萬元-100萬元+100萬元
  ==》資產2 500萬元=負債+所有者權益2 500萬元
  可以看出,東方化工廠的負債類項目減少100萬元,所有者權益項目增加100萬元,等式右方總額沒有變化,等式沒有破壞。
  經過上述變化后的資產負債如表1-4所示。
  表1-3 資產負債表 單位:萬元
 

資產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

現金

0.4+2=2.4

銀行借款

400+800=1 200

銀行存款

57.6+800-300-2=555.6

應付賬款

400-300-100=0

應收賬款

282

應付職工薪酬

100

存貨

960

實收資本

1 100+100=1 200

固定資產

700

   

合計

2 500

合計

2 5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操视频免费看 |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7 | 天堂中文在线乱码 | 经典香港一级a毛片免费看 精彩视频一区二区 | a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又黄又爽又色视频 |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男人天堂2021 | 奇米777狠狠色噜噜狠狠狠 | 男女交性过程视频无遮挡实录 | 大杳焦伊人久久综合热 | 男女生性毛片免费观看 | 欧美巨大oooo| 狼人久草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成人 | 中文字幕网站 | 九九全国免费视频 | 免费国产在线视频 | 青草网在线观看 | 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免费的一级毛片 | 国产美女免费观看 | 九九九好热在线 | 黄色精品 | 日韩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 女人被免费看在线看 | 毛茸茸bbw亚洲人 | 日本天堂在线 | 天海翼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 秋霞韩国最新免费观看理论 | 无遮挡中文毛片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 日本xxxx免费观看视频 |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日韩三级a |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观看 |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