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會計法律制度
第一節 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一、會計法律制度的概念
1.會計法律制度,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關于會計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總稱,通常簡稱會計法規。
2.會計法律制度是調整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在一個單位,會計關系的主體為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客體為與會計工作相關的具體事務。
【例題?判斷題】會計法律制度,是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 )
[答案]錯誤
[解析]因為會計法律制度是調整各種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而不是調整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
3.1985年第一次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3年修訂一次,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再次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進行了修訂,自2000年7月1日施行。
二、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1.會計法規體系概述
會計法規體系,是指由國家權力機關或其他授權機構制定的,用來規范會計核算實務、會計基礎工作、會計主體和相關會計人員職責,以便及時調整經濟活動中各種會計關系的規范性文件的總和。
以《會計法》為主體的會計法規體系,主要包括4個層次: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會計規章、會計規范性文件和地方性會計法規。我國會計法律制度的基本構成如下:
(一)會計法律——《會計法》
1.會計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經過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關會計工作的法律。
↓
最高權力機關
它是會計法律制度中層次最高的法律規范,是制定其他會計法規的依據,是指導會計工作的最高準則。
2.《會計法》的立法宗旨是: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
↓ ↓
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3.會計行為,是指對單位的經濟業務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的行為,以及保證單位會計信息質量的管理行為和監督行為。
4.會計資料,是指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所形成和提供的書面文件,包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其他會計核算載體中記錄、提供的信息。(如§3會計檔案中會涉及)
5.《會計法》的內容,主要規定了會計工作的基本目的、(§2)會計管理權限、會計責任主體、(§3)會計核算和(§4)會計監督的基本要求、(§5)會計人員和會計機構的職責權限,并對(§6)會計法律責任作出了詳細規定。
【例題?單選題】會計法律是指( )。
A.《會計法》
B.《總會計師條例》
C.《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D.《企業會計制度》
[答案]A
[解析]我國現行的會計法律就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簡稱《會計法》。
(二)會計行政法規——《×××條例》
1.會計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制定并發布,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擬訂,并經國務院批準發布↓
最高行政機關
調整經濟生活中某些方面會計關系的法律規范。
2.它的制定依據是《會計法》。例如l990年12月31日國務院發布的《總會計師條例》;2000年6月21日國務院發布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等。
【例題?單選題】會計行政法規包括( )。
A.《會計法》
B.《總會計師條例》
C.《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D.《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答案]B
[解析]我國現行的會計行政法規主要包括《總會計師條例》和《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只有答案B符合要求。
(三)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除了《會計法》、《×××條例》、《××省×××》之外的,包括《×××辦法》、《×××準則》、《×××制度》、《×××規范》
1.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會計法》制定的關于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2.會計部門規章——只有兩項,《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和《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程序,由財政部制定,并以財政部部長簽署命令的形式予以公布的關于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辦法。
如2005年1月22日以財政部第26號部長令簽發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2006年2月15日以財政部第33號部長令簽發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等均屬于會計部門規章。
(1)《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是財政部2005年1月22日以第26號部長令簽發,并于2005年3月1日施行。
(2)《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以第33號令的形式,發布了修訂后的《企業會計準則》,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以《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為主導。它對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和會計核算的主要方面作出了原則性的規定,在整個準則體系中起統馭作用,為具體會計準則的制定提供了基本框架。
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的內容框架包括:
①總則。具體包括制定宗旨、適用背景和范圍、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會計基本假設和會計基礎等。
②8條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包括真實性要求、相關性要求、明晰性要求、可比性要求、經濟實質重于法律形式要求、重要性要求、謹慎性要求和及時性要求。
③6個會計要素的定義與確認等。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④5種會計計量(會計要素金額的確定基礎)。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
1)歷史成本(過去發生的金額)
歷史成本,又稱為(實際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際支付的現金或者其他等價物。
2)重置成本(現在重新取得需支付的金額)
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
3)可變現凈值(將來可以流入的差額)
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銷售所必需的預計稅金、費用后的凈值。
可變現凈值=估計的(正常銷售售價-至完工的成本-銷售費用-相關稅費)
4)現值(折現后的金額,即若干時期后的某一金額可算作現在的多少)
現值,是指對未來現金流量以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后的價值,是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因素等的一種計量屬性。(中級或注會中財管的基本知識)
例如,2008年11月1日存入銀行10萬元,1年期利率為3.87%。1年后,即2009年10月31日賬戶本利和為103870元。簡單說,10萬元即為103870元的一年期現值。
5)公允價值(大家公認的公平金額)
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
⑤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及其附注和其他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報表。
小企業編制的會計報表可以不包括現金流量表。
⑥附則。
3.會計規范性文件——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中除了會計部門規章(只有兩項,《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和《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的其他。
是指主管全國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即國務院財政部門就會計工作中某些方面所制定并發布的制度辦法,如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等38項具體準則及應用指南、《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以及財政部門與國家檔案局聯合發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
(1)《企業會計制度》。
由財政部于2000年l2月29日發布。適用于:除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和金融保險企業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所有企業。
(2)《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由財政部于2001年1月27日發布。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成立的各類金融企業,包括銀行(含信用社)、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租賃公司、財務公司等。該制度于2002年1月1日起暫在上市的金融企業范圍內實施。
(3)《小企業會計制度》。
由財政部于2004年6月發布。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是指不公開發行股票或債券,符合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統計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中界定的小企業。不包括以個人獨資及合伙形式設立的小企業。該制度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小企業范圍執行。按《小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符合該制度規定的小企業可以按照《小企業會計制度》進行核算,也可以選擇執行《企業會計制度》。但是,不能同時執行以上兩種制度,只能選其一。
(4)《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由財政部于l996年6月17日發布并開始實施。適用于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組織的會計基礎工作。
(5)《企業會計準則第l號——存貨》等38項具體準則及應用指南。
由財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發布,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同時鼓勵其他企業執行。執行新會計準則的企業不再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例題?單選題】會計部門規章包括( )。
A.《會計法》
B.《總會計師條例》
C.《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
D.《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答案]D
[解析]我國現行的會計部門規章主要包括《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和《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只有答案D符合要求。
【例題?判斷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我國《會計法》制定的關于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 )
[答案]正確
[解析]符合關于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定義。
(四)地方性會計法規
地方性會計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同憲法和會計法律、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發布的地方性會計規范性文件,也是我國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吉林省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實施辦法》、《福建省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考核標準》等。
本節重點把握:
1.總體4個層次;
2.每一層次分別由誰制定;
3.結合權力、行政機構分清效力高低;
4.每個層次包含什么;
5.反過來,《××》屬于哪個層次;
6.規范性文件中每個文件的適用范圍。
【例題?單選題】《企業會計準則》屬于( )。
A.會計法律
B.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C.會計行政法規
D.地方性法規
[答案]B
【例題?單選題】下會各項中,屬于會計法律的有( )。
A.《會計法》
B.《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C.《企業會計準則》
D.《企業會計制度》
[答案]A
【例題?單選題】現行《會計法》是在( ),經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會員第十二次會議修訂通過的。
A.1999年10月31日
B.2001年l0月31日
C.1999年l2月31日
D.2000年8月31日
[答案]A
【例題?多選題】目前我國規范會計資料的統一會計制度主要有( )。
A.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B.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C.企業會計準則
D.企業會計制度
[答案]ABCD
【例題?多選題】國務院財政部門可以制定并發布( )。
A.會計法律
B.會計行政法規
C.會計規章
D.會計規范性文件
[答案]CD
【例題?多選題】我國會計法律制度的基本構成包括( )。
A.會計法律
B.會計行政法規
C.地方性會計法規
D.國家統一會計制度
[答案]ABCD
【例題?判斷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其權威性和法律效力等同于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 )
[答案]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