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免费片_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_蜜桃视频一区_亚洲一区免费在线_亚洲一级毛片在线_亚洲成人xxx_视频在线亚洲

2014年會計基礎考試大綱變化詳解

發表于 : 2014-10-29 分類 : 會計實務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大綱整體變化——以增加和修改為主,刪除為輔
 
  (一)對各章知識點增加基本要求
  三個層次:了解、熟悉、掌握
  (二)根據新法規、新政策對具體章節內容進行修訂
  1.2013年發布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
  2.2012年至2014年發布的關于“營改增”的系列文件
  (三)結合現行會計工作的重點對部分知識點進行擴容
  (四)調整部分章節知識點順序,使結構更加合理
  (五)刪除了部分偏離會計工作主要方向的內容

  《財經法規》科目新舊大綱對比及主要變化
 
2009年大綱 2014年大綱 變化
第一章 會計法律制度 第一章 會計法律制度 章名無變化
  【基本要求】 新增
第一節 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第一節 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節名無變化
一、會計法律
二、會計行政法規
三、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一、會計法律制度的概念
二、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
(一)會計法律
(二)會計行政法規
(三)會計部門規章
(四)地方性會計法規
1.增加"會計法律制度的概念"
2.原"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改為"會計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會計法規"
  續表:
2009年大綱 2014年大綱 變化
第二節 會計工作管理體制 第二節 會計工作管理體制 節名無變化
一、會計工作的行政管理
財政部門履行的會計行政管理職能主要有:
(一)會計準則制度及相關標準規范的制定和組織實施
(二)會計市場管理
(三)會計專業人才評價
(四)會計監督檢查
二、會計工作的自律管理
(一)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二)中國會計學會
三、單位會計工作管理
(一)單位負責人要組織、管理好本單位的會計工作
(二)會計人員的選拔任用由所在單位具體負責
一、會計工作的行政管理
(一)會計工作行政管理體制
(二)會計工作行政管理的內容
會計工作的行政管理主要包括:
(1)制定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
(2)會計市場管理;
(3)會計專業人才評價;
(4)會計監督檢查。
二、會計工作的自律管理
(一)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二)中國會計學會
(三)中國總會計師協會
三、單位內部的會計工作管理
單位內部的會計工作管理主要包括:
(1)單位負責人的職責;
(2)會計機構的設置;
(3)會計人員的選拔任用;
(4)會計人員回避制度。
1.會計工作行政管理的內容,第1條進行了簡化
2.會計工作的自律管理,增加了中國總會計師協會
3.單位內部的會計工作管理,增加了"會計機構的設置"和"會計人員的回避制度"
  續表:
2009年大綱 2014年大綱 變化
第三節 會計核算 第三節 會計核算 節名無變化
一、總體要求
(一)會計核算依據
(二)對會計資料的基本要求
二、會計憑證
三、會計賬簿
四、財務會計報告
五、會計檔案
六、其他
我國會計法律制度還對會計年度、記賬本位幣、會計處理方法等做了明確規定。
一、總體要求
(一)會計核算的依據
(二)對會計資料的基本要求
二、會計憑證
三、會計賬簿
四、財務報表
五、會計檔案管理
(一)會計檔案的內容
(二)會計檔案的管理部門
(三)會計檔案的歸檔
(四)會計檔案的移交
(五)會計檔案的查閱
(六)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
(七)會計檔案的銷毀
1."財務會計報告"改為"財務報表"
2."會計檔案"細化為七個知識點考察
3.刪除"會計年度、記賬本位幣、會計處理方法等規定"的知識點
第四節 會計監督 第四節 會計監督 節名無變化
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主體和對象
(二)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基本要求
(三)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在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中的職責
二、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
(一)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的概念
(二)財政部門會計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
三、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
(一)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的概念
(二)注冊會計師審計與內部審計的關系
(三)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范圍
1.依據《注冊會計師法》承辦的審計業務
2.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業務
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概念與要求
(二)內部控制
1.內部控制的概念與目標
2.內部控制的原則
3.內部控制的責任人
4.內部控制的內容
5.內部控制的控制方法
(三)內部審計
1.內部審計的概念與內容
2.內部審計的特點與作用
二、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
(一)會計工作政府監督的概念
(二)財政部門會計監督的主要內容
三、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
(一)會計工作社會監督的概念
(二)注冊會計師審計與內部審計的關系
(三)注冊會計師的業務范圍
1.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和對象"簡化為"概念與要求"
2.刪除"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基本要求"和"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在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中的職責"
3.增加"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相關內容知識點
4.將"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范圍"調整為"注冊會計師的業務范圍"
  續表:
2009年大綱 2014年大綱 變化
第五節 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第五節 會計機構與會計人員 節名無變化
一、會計機構的設置
(一)單位會計機構的設置
(二)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任職資格
(三)會計人員回避制度
二、代理記賬
(一)代理記賬的業務范圍
(二)委托代理記賬的委托人的義務
(三)代理記賬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義務
(四)法律責任
三、會計從業資格
(一)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適用范圍
(二)會計從業資格的取得
(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管理
(四)會計人員繼續教育
1.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對象和特點
2.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內容
3.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形式和學時要求
四、會計專業職務與會計專業技術資格
(一)會計專業職務
(二)會計專業技術資格
五、會計工作崗位設置
(一)設置會計工作崗位的基本原則
(二)主要會計工作崗位
六、會計人員的工作交接
(一)交接的范圍
(二)交接的程序
(三)交接人員的責任
一、會計機構的設置
(一)辦理會計事務的組織方式
(二)會計機構負責人的任職資格
二、會計工作崗位設置
(一)會計工作崗位的概念
(二)會計工作崗位設置的要求
三、會計工作交接
(一)交接的范圍
(二)交接程序
(三)交接人員的責任
四、會計從業資格
(一)會計從業資格的概念
(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適用范圍
(三)會計從業資格的取得
(四)會計從業資格的管理
五、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與職務
(一)會計專業技術資格
(二)會計專業職務
1.刪除"代理記賬"相關內容
2.刪除"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相關內容
3.調整了整節的結構順序,并細化補充了"會計從業資格管理"的相關內容
  續表:
2009年大綱 2014年大綱 變化
第六節 法律責任 第六節 法律責任 節名無變化
一、法律責任的概念
二、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等會計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三、其他會計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一、法律責任概述
(一)行政責任
(二)刑事責任
二、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等會計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三、其他會計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一)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二)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三)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四)單位負責人對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的法律責任
1.對"法律責任"進行了細化補充

#p#副標題#e#
  續表:
2009年大綱 2014年大綱 變化
第二章 支付結算法律制度 第二章 結算法律制度 章名有變化
  【基本要求】 新增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支付結算概述 原第一節調整為第二節,節名有變化
一、支付結算的概念和特征
(一)支付結算的概念
(二)支付結算的特征
1.支付結算必須通過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金融機構進行,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其他單位不得作為中介機構經營支付結算業務;
2.支付結算是一種要式行為;
3.支付結算的發生取決于委托人的意志;
4.支付結算實行統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5.支付結算必須依法進行。
二、支付結算的基本原則
(一)恪守信用,履約付款
(二)誰的錢進誰的賬,由誰支配
(三)銀行不墊款
三、支付結算的主要支付工具
(一)匯票
(二)本票
(三)支票
(四)信用卡
(五)匯兌
(六)托收承付
(七)委托收款
四、支付結算的主要法律依據
五、辦理支付結算的具體要求
一、支付結算的概念與特征
(一)支付結算的概念
(二)支付結算的特征
支付結算的特征主要有:
(1)支付結算必須通過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金融機構進行;
(2)支付結算的發生取決于委托人的意志;
(3)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4)支付結算是一種要式行為;
(5)支付結算必須依法進行。
二、支付結算的主要法律依據
三、支付結算的基本原則
支付結算的基本原則有:
(1)恪守信用,履約付款;
(2)誰的錢進誰的賬,由誰支配;
(3)銀行不墊款。
四、辦理支付結算的要求
(一)辦理支付結算的基本要求
(二)支付結算憑證填寫的要求
1."支付結算的特征"進行了簡化描述
2.刪除"支付結算的主要支付工具"的內容
3.調整了整節的結構順序,并細化補充了"支付結算憑證填寫要求"的相關內容
第二節 現金管理 第一節 現金結算 原第二節調整為第一節,節名有變化
一、開戶單位使用現金的范圍
二、現金使用的限額
三、現金收支的基本要求
四、建立健全現金核算與內部控制
一、現金結算的概念與特點
(一)現金結算的概念
(二)現金結算的特點
二、現金結算的渠道
三、現金結算的范圍
四、現金使用的限額
1.新增"現金結算的概念與特點"
2.刪除"現金收支的基本要求"和"建立健全現金核算與內部控制"。【其中"內部控制"在第四節有詳細補充內容】
  續表:
2009年大綱 2014年大綱 變化
第三節 銀行結算賬戶 第三節 銀行結算賬戶 節名無變化
一、銀行結算賬戶的概念
二、銀行結算賬戶的分類
三、銀行結算賬戶管理應當遵守的基本原則
(一)一個基本賬戶原則
(二)自主選擇銀行開立銀行結算賬戶原則
(三)守法合規原則
(四)存款信息保密原則
四、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變更和撤銷
(一)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
(二)銀行結算賬戶的變更
(三)銀行結算賬戶的撤銷
五、基本存款賬戶
(一)基本存款賬戶使用范圍
(二)基本存款賬戶開戶要求
(三)開立基本存款賬戶的程序
六、一般存款賬戶
(一)一般存款賬戶的使用范圍
(二)一般存款賬戶的開戶要求
(三)開立一般存款賬戶的程序
七、專用存款賬戶
(一)專用存款賬戶的使用范圍
(二)專用存款賬戶開戶要求
(三)開立專用存款賬戶的程序
八、臨時存款賬戶
(一)臨時存款賬戶的使用范圍
(二)臨時存款賬戶開戶要求
(三)開立臨時存款賬戶的程序
(四)臨時存款賬戶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九、個人銀行結算賬戶
(一)個人銀行結算賬戶使用范圍
(二)個人銀行結算賬戶開戶要求
(三)開立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的程序
(四)個人銀行結算賬戶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十、異地銀行結算賬戶
(一)異地銀行結算賬戶使用范圍
(二)異地銀行結算賬戶開戶要求
(三)開立異地銀行結算賬戶的程序
十一、銀行結算賬戶的管理
(一)中國人民銀行的管理
(二)銀行的管理
(三)存款人的管理
十二、違反銀行賬戶結算管理制度的罰則
(一)存款人違反賬戶管理制度的處罰
(二)銀行及其有關人員違反賬戶管理制度的處罰
一、銀行結算賬戶的概念與分類
銀行結算賬戶的類別有:
(1)基本存款賬戶;
(2)一般存款賬戶;
(3)專用存款賬戶;
(4)臨時存款賬戶;
(5)個人銀行結算賬戶;
(6)異地銀行結算賬戶。
二、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的基本原則
(1)一個基本賬戶原則;
(2)自主選擇原則;
(3)守法合規原則;
(4)存款信息保密原則。
三、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變更與撤銷
(一)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
(二)銀行結算賬戶的變更
(三)銀行結算賬戶的撤銷
四、違反銀行賬戶管理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1.整合了本節的結構順序,并刪除了六個賬戶的使用范圍、開戶要求、開立程序的相關內容
2.對"違反銀行賬戶管理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進行了簡化補充
  續表:
2009年大綱 2014年大綱 變化
第四節 票據結算方式 第四節 票據結算方式 節名無變化
一、票據的概念和種類
(一)票據的概念
(二)票據的種類
二、支票
(一)支票的概念
(二)支票的種類
(三)支票的出票
(四)支票的付款
(五)支票的辦理要求
三、商業匯票
(一)商業匯票的概念和種類
(二)商業匯票的出票
(三)商業匯票的承兌
(四)商業匯票的付款
(五)商業匯票的背書
(六)商業匯票的保證
一、票據結算概述
(一)票據的概念與種類
(二)票據的特征與功能
(三)票據行為
(四)票據當事人
(五)票據權利與責任
二、支票
(一)支票的概念及適用范圍
(二)支票的種類
(三)支票的出票
(四)支票的付款
(五)支票的辦理要求
三、商業匯票
(一)商業匯票的概念和種類
(二)商業匯票的出票
(三)商業匯票的承兌
(四)商業匯票的付款
(五)商業匯票的背書
(六)商業匯票的保證
四、銀行匯票
(一)銀行匯票的概念和適用范圍
(二)銀行匯票的記載事項
(三)銀行匯票的基本規定
(四)銀行匯票申辦和兌付的基本規定
五、銀行本票
(一)銀行本票的概念
(二)銀行本票的適用范圍
(三)銀行本票的記載事項
(四)銀行本票的提示付款期限
1.新增"票據的特征與功能、票據行為、票據當事人、票據權利與責任"相關內容
2.新增"銀行匯票"相關內容
3.新增"銀行本票"相關內容
4.對支票和商業匯票相關知識點進行了細化補充
四、信用卡
第五節 銀行卡
有變化,將原信用卡的內容補充之后,單獨列為一節
(一)信用卡的概念和種類
(二)信用卡的申領與銷戶
(三)信用卡的資金來源
(四)信用卡使用的主要規定
一、銀行卡的概念與分類
(一)銀行卡的概念
(二)銀行卡的分類
二、銀行卡賬戶與交易
(一)銀行卡交易的基本規定
(二)銀行卡的資金來源
(三)銀行卡的計息和收費
(四)銀行卡申領、注銷和掛失
1.補充了儲蓄卡相關內容,更加系統化
  第六節 其他結算方式 有變化,將原匯兌的內容補充之后,單獨列為一節
  五、匯兌
  (一)匯兌的概念和分類
  (二)辦理匯兌的程序
  (三)匯兌的撤銷和退匯
一、匯兌
(一)匯兌的概念和分類
(二)辦理匯兌的程序
(三)匯兌的撤銷和退匯
二、委托收款
(一)委托收款的概念
(二)委托收款的記載事項
(三)委托收款的結算規定
三、托收承付
(一)托收承付的概念
(二)托收承付的結算規定
(三)托收承付的辦理方法
四、國內信用證
(一)國內信用證的概念
(二)國內信用證的結算方式
(三)國內信用證的辦理基本程序
1.補充了"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國內信用證"的相關內容

#p#副標題#e#
  續表:
2009年大綱 2014年大綱 變化
第三章 稅收法律制度 第三章 稅收法律制度 章名無變化
  【基本要求】 新增
第一節 稅收概述 第一節 稅收概述 節名無變化
一、稅收的概念與分類?
(一)稅收概念與分類
(二)稅收的特征?
(三)稅收的分類?
二、稅法及構成要素?
(一)稅收與稅法的關系
1.稅法的概念
2.稅收與稅法的關系
(二)稅法的分類
(三)稅法的構成要素
1.征稅人
2.納稅義務人?
3.征稅對象?
4.稅目
5.稅率?
(1)比例稅率
(2)定額稅率?
(3)累進稅率
6.計稅依據?
(1)從價計征?
(2)從量計征?
(3)復合計征
7.納稅環節?
8.納稅期限?
9.納稅地點
10.減免稅?
(1)減稅和免稅?
(2)起征點
(3)免征額?
11.法律責任
一、稅收的概念與分類
(一)稅收概念與作用
(二)稅收的特征
(三)稅收的分類
二、稅法及其構成要素
(一)稅法的概念
(二)稅法的分類
(三)稅法的構成要素
稅法的構成要素,是指各種單行稅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總稱。一般包括征稅人、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稅目、稅率、計稅依據、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減免稅和法律責任等項目。其中,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稅率是構成稅法的三個最基本的要素。
1.補充細化了"稅收的分類"和"稅法的分類"相關內容,基本節名無變化
  續表:
2009年大綱 2014年大綱 變化
第二節 主要稅種 第二節 主要稅種 節名無變化
一、增值稅
(一)增值稅的概念與分類
1.增值稅的概念
2.增值稅的分類
(1)生產型增值稅
(2)收入型增值稅
(3)消費型增值稅
(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三)增值稅稅率
(四)增值稅應納稅額
1.銷項稅額
2.銷售額
3.進項稅額
(五)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
(六)增值稅征收管理
1.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
2.納稅期限
3.納稅地點
一、增值稅
(一)增值稅的概念與分類
(二)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1.征稅范圍的基本規定
(1)銷售或者進口的貨物
(2)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
(3)提供的應稅服務
2.應稅服務的具體內容
(1)交通運輸業
(2)郵政業
(3)部分現代服務業
3.征收范圍的特殊規定
(1)視同銷售貨物
(2)視同提供應稅服務
(3)混合銷售
(4)兼營非應稅勞務
(5)混業經營
(三)增值稅的納稅人
1.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2.小規模納稅人
(四)增值稅的扣繳義務人
(五)增值稅稅率
(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七)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計算
(八)增值稅的征收管理
1.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
2.納稅期限
3.納稅地點
1.新增"營改增"相關內容
2.新增"增值稅征稅范圍"中的特殊規定
3.新增"增值稅的扣繳義務人"的內容
4.補充完善了"增值稅納稅人"、"增值稅稅率"、"增值稅的征收管理"的相關內容
二、消費稅
(一)消費稅的概念與計稅方法
1.消費稅的概念
2.消費稅的計稅
(二)消費稅納稅人
(三)消費稅稅目與稅率
1.消費稅稅目
2.消費稅稅率
(四)消費稅應納稅額
1.銷售額的確認
2.銷售量的確認
3.從價從量復合計征
4.應稅消費品已納稅款扣除
(五)消費稅征收管理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納稅期限
3.納稅地點
三、消費稅
(一)消費稅的概念
(二)消費稅的征稅范圍
1.生產應稅消費品
2.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
3.進口應稅消費品
4.批發、零售應稅消費品
(三)消費稅納稅人
(四)消費稅的稅目與稅率
(五)消費稅應納稅額
1.從價定率征收
2.從量定額征收。
3.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復合征收
4.應稅消費品已納稅款的扣除
5.自產自用應稅消費品應納稅額
6.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應納稅額
(六)消費稅征收管理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消費稅納稅期限
3.消費稅納稅地點
1.原為第二點改為第三點
2.新增"消費稅的征稅范圍"
3.補充完善了"消費稅應納稅額"的相關內容
三、營業稅
(一)營業稅的概念
(二)營業稅納稅人
(三)營業稅的稅目、稅率
1.營業稅稅目
2.營業稅稅率
(四)營業稅應納稅額
(五)營業稅征收管理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納稅期限
3.納稅地點
二、營業稅
(一)營業稅的概念
(二)營業稅的納稅人與扣繳義務人
(三)營業稅的稅目和稅率
1.營業稅共有九個稅目
其中交通運輸業已全部納入"營改增"范圍
2.營業稅稅率
(四)營業稅應納稅額
(五)營業稅征收管理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營業稅的納稅期限
3.營業稅納稅地點
1.新增"營改增"相關內容
2.新增"營業稅扣繳義務人"的內容
3.補充完善了"營業稅應納稅額"、"營業稅的征收管理"的相關內容
四、企業所得稅?
(一)企業所得稅的概念
(二)企業所得稅征稅對象
(三)企業所得稅稅率
(四)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1.收入總額
2.不征稅收入
3.免稅收入
4.準予扣除的項目
(1)成本
(2)費用
(3)稅金
(4)損失
5.不得扣除的項目
6.虧損彌補
(五)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
1.納稅地點
2.納稅期限
3.納稅申報
四、企業所得稅
(一)企業所得稅的概念
(二)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
(三)企業所得稅的稅率
(四)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1.收入總額
2.不征稅收入
3.免稅收入
4.準予扣除項目
5.不得扣除項目
6.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支出的稅前扣除
7.虧損彌補
(五)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
1.納稅地點
2.納稅期限
3.納稅申報
1.新增"三項經費扣除標準"的相關內容
五、個人所得稅?
(一)個人所得稅概念
(二)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人
(三)個人所得稅的應稅項目和稅率
1.個人所得稅應稅項目
2.個人所得稅稅率?
(四)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五)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
1.自行申報納稅義務人
2.代扣代繳
五、個人所得稅
(一)個人所得稅的概念
(二)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
1.居民納稅義務人
2.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三)個人所得稅的應稅項目和稅率
1.個人所得稅的應稅項目
2.個人所得稅稅率
(四)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財產轉讓所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五)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
1.自行申報
2.代扣代繳
1.新增"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2.補充完善了"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
  續表:
2009年大綱 2014年大綱 變化
第三節 稅收征管 第三節 稅收征收管理 節名無變化
一、稅務登記
(一)開業登記
(二)變更登記
(三)停業、復業登記
(四)注銷登記
(五)外出經營報驗登記
(六)納稅人稅種登記
(七)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登記
二、發票開具與管理
(一)發票的種類
1.增值稅專用發票
2.普通發票
3.專業發票
(二)發票的開具要求
三、納稅申報
(一)直接申報
(二)郵寄申報
(三)數據電文申報
(四)簡易申報
(五)其他方式
四、稅款征收
(一)查賬征收
(二)查定征收
(三)查驗征收
(四)定期定額征收
(五)代扣代繳
(六)代收代繳
(七)委托征收
(八)其他方式
五、稅務代理
(一)稅務代理的概念
(二)稅務代理的特點
1.中介性
2.法定性
3.自愿性
4.公正性
(三)稅務代理的法定業務范圍
六、稅收檢查及法律責任
(一)稅收檢查
1.稅收保全措施
2.稅收強制執行
(二)法律責任
1.稅務違法行政處罰
(1)責令限期改正
(2)罰款
(3)沒收財產
(4)收繳未用發票和暫停供應發票
(5)停止出口退稅權
2.稅務違法刑事處罰
3.稅務行政復議
一、稅務登記
二、發票開具與管理
(一)發票的種類
(二)發票的開具要求
三、納稅申報
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主要采取方式有:
(1)直接申報;
(2)郵寄申報;
(3)數據電文;
(4)簡易申報。
四、稅款征收
稅款征收的方式主要有九種:
(1)查賬征收;
(2)查定征收;
(3)查驗征收;
(4)定期定額征收;
(5)核定征收:
(6)代扣代繳;
(7)代收代繳;
(8)委托代征稅款;
(9)其他方式。
五、稅務代理
六、稅務檢查
七、稅收法律責任
八、稅務行政復議
1.刪除"稅務登記"具體分類相關內容
2."稅款征收"方式新增"核定征收"
3.新增"稅務檢查"、"稅收法律責任"、"稅務行政復議"相關內容

#p#副標題#e#
 
  續表:
2009年大綱 2014年大綱 變化
第四章 財政法規制度 第四章 財政法律制度 章名有變化
  【基本要求】 新增
第一節 預算法律制度 第一節 預算法律制度 節名無變化
一、預算法律制度的構成
(一)《預算法》
(二)《預算法實施條例》
二、國家預算
(一)國家預算的概念
(二)國家預算的作用
1.財力保證作用
2.調節制約作用
3.反映監督作用
(三)國家預算的級次劃分
(四)國家預算的構成
1.中央預算
2.地方預算
3.總預算
4.部門單位預算
三、預算管理的職權
(一)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2.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3.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二)各級財政部門的職權
1.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職權
2.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部門的職權
(三)各部門、各單位的職權
1.各部門的職權
2.各單位的職權
一、預算法律制度的構成
二、國家預算概述
(一)國家預算的概念
(二)國家預算的作用
國家預算的作用有:財力保證作用、調節制約作用和反映監督作用。
(三)國家預算級次的劃分
(四)國家預算的構成
按照政府級次可分為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
按照收支管理范圍可分為總預算和部門單位預算
三、預算管理的職權
(一)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職權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職權
2.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職權
3.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二)各級財政部門的職權
1.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職權
2.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部門的職權
(三)各部門、各單位的職權
1.各部門的職權
2.各單位的職權
1.將"國家預算的構成"進行了劃分
2.新增"各級人民常務委員會的職權"的相關內容

四、預算收入與預算支出
(一)預算收入
(二)預算支出
五、預算組織程序
(一)預算的編制
1.預算年度
2.預算草案的編制依據
3.預算草案的編制內容
(二)預算的審批
(三)預算的執行
(四)預算的調整
六、決算
七、預決算的監督
四、預算收入與預算支出
五、預算組織程序
預算組織程序包括預算的編制、審批、執行和調整。
六、決算
決算包括決算草案的編制、決算草案的審批和決算的批復。
七、預決算的監督
預決算的監督包括: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各級政府的監督、各級政府財政部門的監督和各級政府審計部門的監督。
1.補充完善了"決算"、"預決算的監督"的相關內容
  續表:
2009年大綱 2014年大綱 變化
第二節 政府采購法律制度 第二節 政府采購法律制度 節名無變化
一、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的構成
(一)政府采購法
(二)政府采購部門規章
(三)政府采購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
二、政府采購的概念
(一)政府采購的主體范圍
(二)政府采購的資金范圍
(三)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和政府采購限額標準
(四)政府采購的對象范圍
三、政府采購的原則
(一)公開透明原則
(二)公平競爭原則
(三)公正原則
(四)誠實信用原則
四、政府采購的功能
(一)節約財政支出,提高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強化宏觀調控
(三)活躍市場經濟
(四)推進反腐倡廉
(五)保護民族產業
五、政府采購的執行模式
(一)集中采購
(二)分散采購
六、政府采購當事人
(一)采購人
(二)供應商
(三)采購代理機構
七、政府采購方式
1.公開招標 2.邀請招標
3.競爭性談判 4.單一來源
5.詢價
八、政府采購的監督檢查
一、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的構成
我國的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國務院各部門特別是財政部頒布的一系列部門規章以及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組成。
二、政府采購的概念與原則
(一)政府采購的概念
(二)政府采購的原則
1.公開透明原則
2.公平競爭原則
3.公正原則
4.誠實信用原則
三、政府采購的功能與執行模式
(一)政府采購的功能
1.節約財政支出,提高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益
2.強化宏觀調控
3.活躍市場經濟
4.推進反腐倡廉
5.保護民族產業
(二)政府采購的執行模式
政府采購的執行模式有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兩種模式。
四、政府采購當事人
五、政府采購方式
政府采購方式有: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采購、詢價采購。
六、政府采購的監督檢查
(一)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
(二)集中采購機構的內部監督
(三)采購人的內部監督
(四)政府其他有關部門的監督
(五)政府采購活動的社會監督
1.整合了部分內容順序,并細化補充了"政府采購的監督檢查"的相關內容
  續表:
2009年大綱 2014年大綱 變化
第三節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 第三節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 節名無變化
一、國庫集中收付制度
二、國庫單一賬戶體系
(一)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的概念
(二)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的構成
三、財政收入收繳方式和程序
(一)收繳方式
1.直接繳庫
2.集中匯繳
(二)收繳程序
1.直接繳庫程序
2.集中匯繳程序
四、財政支出支付方式和程序
(一)支付方式
1.財政直接支付
2.財政授權支付
(二)支付程序
1.財政直接支付程序
2.財政授權支付程序
一、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概念
二、國庫單一賬戶體系
(一)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的概念
(二)國庫單一賬戶體系
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包括:國庫單一賬戶、財政部門零余額賬戶、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和特設專戶。
三、財政收支的方式
財政收入收繳方式有:直接繳庫和集中匯繳。財政支出支付方式有:財政直接支付和財政授權支付。
1.整合了"財政收支的方式"的內容
2.刪除了"財政收支程序"的相關內容

#p#副標題#e#
 
  續表:
2009年大綱 2014年大綱 變化
第五章 會計職業道德 第五章 會計職業道德 章名無變化
  【基本要求】 新增
第一節 會計職業道德概述 第一節 會計職業道德概述 節名無變化
一、會計職業道德概念
二、會計職業道德功能
(一)指導功能
(二)評價功能
(三)教化功能
三、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
(一)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關系
(二)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主要區別
1.性質不同
2.作用范圍不同
3.表現形式不同
4.實施保障機制不同
(三)會計行為的法治與德治
一、職業道德的特征與作用
(一)職業道德的概念
(二)職業道德的特征
(三)職業道德的作用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與特征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征
三、會計職業道德的功能與作用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的功能主要有:指導功能、評價功能、教化功能。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
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主要有:
(1)是規范會計行為的基礎;
(2)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
(3)是對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
(4)是提高會計人員職業素養的內在要求。
四、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關系
(一)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聯系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聯系主要有:(1)在作用上相互補充、相互協調;
(2)在內容上相互借鑒,相互吸收。
(二)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區別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區別有:
(1)兩者的性質不同;
(2)兩者作用范圍不同;
(3)兩者表現形式不同;
(4)實施保障機制不同;
(5)兩者的評價標準不同。
1.新增"職業道德的特征與作用"的相關內容
2.新增"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征"的相關內容
3.新增"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的相關內容
4.新增"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聯系"的相關內容
5."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區別"新增一條"兩者的評價標準不同"
  續表:
2009年大綱 2014年大綱 變化
第二節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節名無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奇777第四久久久99 | 欧美色哟哟 | 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三级网 |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 美女拍拍拍爽爽爽爽爽爽 |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品精品午夜视频 | 午夜影院私人 | 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 免费黄色的软件 | 日本免费一二区 | 琪琪热热久久原色播放www | 久久综合99 | 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2022年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 | 黄大片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 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爽 | 欧美一级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一级特黄a大片99 | 免费激情在线视频 | 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一级做a毛片在线看 | 国产网站黄 | 欧美性xxxx巨大黑人猛 | 午夜视频久久 |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 午夜香港三级a三级三点 |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 韩国理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日本1区2区3区二区 |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第一国内永久免费福利视频 | 日本黄色免费看 | 99视频免费播放 |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