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臣會計培訓學校,參加會計,大可不必報線下培訓班。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些會計知識。
銀行定期本息計算公式如何理解
1、如果存的是3年定期,當時的利率是5.40%,計算公式為:
本金*(5.40%*3)=3年到期時的利息。
2、如果存的是一年定期,自動轉存的,利率進行了多次調整,要分段計算:
A、2008.7--2009.6:本金*(1+4.14%)=本息和A
B、2009.7--2010.6:本息和A*(1+2.25%)=本息和B
C、2010.7--2011.6:本息和B*(1+2.25%)=本息和C
定期一年,轉存至3年時,到期的本金利息之和為"本息C",利息為"本息C"-本金。
銀行定期存款存取流程,定期存款可以隨時取走嗎?
定期存款支取方式有三種:到期全額支取、全額提前支取、部分提前支取.到期了再全部取出可以得到的利息最多,未到期全部取出得到的利息最少.如果是實在沒錢又急需用錢,才建議未到期時取出,否則存定期沒有意義。
定期儲蓄存款的儲戶,在其存款尚未到期前,有一次機會要求全部或部分支取存款,支取部分按活期利息計算,剩余部分按存入時定期利息計算。
存款利息會不會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存款利息會不會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取得的利息收入屬于個人所得稅的稅目之
一,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按照每次取得的利息所得額計征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八條 稅法第二條所說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二、減免及優惠
個人取得的利息收入有很多種,包括國債利息收入、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借出資金取得的利息收入,其中國債利息收入、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國家有明文規定減免稅的優惠.納稅人可以根據規定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代扣代繳義務人根據規定計算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有關的法規、文件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納個人所得稅: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二條 稅法第四條第二項所說的國債利息,是指個人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發行的債券而取得的利息;所說的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是指個人持有經國務院批準發行的金融債券而取得的利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二條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開征、減征、停征個人所得稅及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實施辦法》第五條 對個人取得的教育儲蓄存款利息所得以及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的其他專項儲蓄存款或者儲蓄性專項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關于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32號)自2008年10月9日起,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即儲蓄存款在1999年10月31日前孳生的利息所得,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儲蓄存款在1999年11月1日至2007年8月14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20%的比例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儲蓄存款在2007年8月15日至2008年10月8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5%的比例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儲蓄存款在2008年10月9日后(含10月9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對第三項即"借出資金取得的利息收入"法律沒有明文規定減免稅,那么就應該是按照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實際執行中,代扣代繳義務人由于對稅法及有關文件的不了解,往往忽略了"借出資金取得的利息收入"應納的個人所得稅,或者認為等同于存款利息收入不用納稅,造成少納稅金,帶來納稅風險.鑒于此,有借個人款項并支付利息的單位需要特別注意,應代扣代繳的利息收入個人所得稅不能漏記。
感謝大家能在百忙之中來這里學習,今天的學習主題:銀行定期本息計算公式如何理解,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如果大家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歡迎那來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天的學習時間就要結束了,希望下期還能看到大家。
以上就是關于理臣會計培訓學校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會計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基礎,技能,財稅,實訓等一站式體系課程,助力快速實現崗位提升。
0元領先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