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會計職業道德
第一節 會計職業道德概述
一、會計職業道德概念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
(1)會計職業道德是調整會計職業活動中各種利益關系的手段。
包括單位與單位、單位與國家、單位與投資者、單位與債權人、單位與職工、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及單位與社會公眾之間等經濟關系。
當各經濟主體的利益與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會計職業道德不允許通過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而獲取違法利益,但允許個人和各經濟主體獲取合法的自身利益。
(2)會計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穩定性。
(3)會計職業道德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二、會計職業道德功能
(一)指導功能
(二)評價功能
(三)教化功能(引導)
三、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
(一)聯系
兩者有著共同的目標、相同的調整對象,承擔著同樣的職責。兩者在作用上相互補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在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1.兩者在根本目的上一致——為單位利益和國家利益更好地聚財、理財、用財、生財。
2.兩者在作用上相互補充、相互協調
3.兩者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
會計法律制度中含有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中也包含會計法律制度的某些條款。
4.兩者在地位上相互轉化、相互吸收
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
【例題·單選題】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
A.最高要求
B.較高要求
C.一般要求
D.最低要求
『正確答案』D
5.兩者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正常運行的社會和思想基礎,會計法律制度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
(二)主要區別
1.性質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通過國家機器強制執行,具有很強的他律性;會計職業道德主要依靠會計從業人員的自覺性,具有很強的自律性。
2.作用范圍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側重于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和結果的合法化;會計職業道德則不僅要求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還要求調整會計人員內在的精神世界。
3.表現形式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的表現形式是正式的文字規定;會計職業道德表現形式既有明確的成文規定,也有不成文的規范,存在于人們的意識和信念中。
4.實施保障機制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會計職業道德既有國家法律的相應要求,又需要會計人員的自覺遵守。
【例題·多選題】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區別主要有()。
A.性質不同
B.作用范圍不同
C.實現形式不同
D.實施保障機制不同
『正確答案』ABCD
(三)會計行為的法治與德治
法律和道德作為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都是維護社會秩序、規范人們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手段,它們相互聯系、相互補充。要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會計行為的規范化不僅要以會計法律、法規作保證,還要依賴會計人員的道德信念、道德品質來實現。會計職業道德準則只有轉化為人們的內在信念和內在品質,才能在會計行為中真正扎下根,達到治本的目的。為此,在規范會計行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中,既要堅持不懈地加強會計法制建設,依法規范會計行為,同時也要堅持不懈地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以德治理會計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