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新準則下會計處理的會計計量的確認
新準則對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時,以公允價值計量且確認損益。一是該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二是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的計量。不符合條件的,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計量且不確認損益。
二、 以公允價值計量
1、不涉及補價的會計處理 若以公允價值計價,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公式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應支付的相關稅費。
2、涉及補價的會計處理 若以公允價值計價,支付補價方,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加上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公式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補價+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收到補價方,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公式為: 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補價+應支付的相關稅費。
三、 以賬面價值計量
1、不涉及補價的會計處理 若以賬面價值計價,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不涉及損益。公式為:換入資產的成本=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應支付的相關稅費。
2、涉及補價的會計處理 若以賬面價值計價,支付補價方,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雙方不確認損益。公式為:換入資產的成本=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支付的補價+相關稅費;收到補價方,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減去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不計算當期損益。公式為:換入資產的成本=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補價+應支付的相關稅費。
非貨幣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主要包括了新準則下會計處理的會計計量的確認、以公允價值計量、以賬面價值計量三個大方面的內容,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是換入資產能夠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準則引入的重要概念。
非貨幣資產交換習題
1、下列項目中,屬于貨幣性資產的有( )。
A、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股票投資
B、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
C、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
D、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權益工具
答案:B
解析:貨幣性資產的定義――是指持有的貨幣資金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主要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選項ACD均不符合貨幣性資產規定的條件。
2、甲公司用一項賬面余額為600000元,累計攤銷為300000元,公允價值為350000元的專利權,與丙公司交換一臺賬面原始價值為500000元,累計折舊為280000元,公允價值為320000元的機床。甲公司發生相關稅費18000元,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補價30000元。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甲企業換入該項設備的入賬價值為( )元。
A、340 000 B、350 000
C、338 000 D、355 000
答案:C
解析: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甲公司換入設備的成本=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350000-收到的補價30000+支付的相關稅費18000=338000(元),或=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320000+支付的稅費18000=338000(元)。
3、甲公司用賬面價值為165萬元,公允價值為192萬元的一項長期股權投資和原價為235萬元,已計提累計折舊100萬元,公允價值128萬元的設備一臺與乙公司交換其賬面價值為240萬元,公允價值(計稅價格)300萬元的庫存商品一批,乙公司增值稅率為17%。乙公司收到甲公司支付的現金31萬元,同時支付相關費用10萬元。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乙公司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和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分別為( )萬元。
A、192和128 B、198和132
C、150和140 D、148.5和121.5
答案:B
解析:換入資產入賬價值總額=300+51+10-31=330(萬元)
長期股權投資公允價值所占比例=192/(192+128)=60%
固定資產公允價值所占比例=128/(192+128)=40%
則換入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330×60%=198(萬元)
換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330×40%=132(萬元)
4、A公司以一項固定資產與B公司的一項長期股權投資進行資產置換,A公司另向B公司支付補價3萬元。資料如下:①A公司換出:固定資產,原值為30萬元,已計提折舊4.50萬元,公允價值為27萬元;②B公司換出: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為28.50萬元,已計提減值準備6萬元,公允價值為30萬元;假定該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其換入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則A公司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利得為( )萬元。(假定不考慮各種稅費)
A、1.50 B、30
C、22.50 D、27
答案:A
解析: 借:長期股權投資 (27+3) 30
貸:固定資產清理 (30-4.5=) 25.5
銀行存款 3
營業外收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 ( 30-3-25.5) 1.5
5、下列有關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核算中,核算正確的是( )。
A、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核算中,無論是支付補價的一方還是收到補價的一方,都要解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和確認換出資產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或損失的問題
B、多項資產交換與單項資產交換的主要區別在于,需要對換入各項資產的價值進行分配,其分配方法按各項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進行分配,以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
C、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在發生補價的情況下,支付補價方,應當以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
D、不具有商業實質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對換入或換出資產的入賬價值一定無影響
答案:C
解析:A選項,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才需要確認換出資產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或損失。B選項,涉及多項資產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分為四種具體情況,兩種具體的分配方法。D選項,不具有商業實質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對換入或換出資產的入賬價值一定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