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免费片_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_蜜桃视频一区_亚洲一区免费在线_亚洲一级毛片在线_亚洲成人xxx_视频在线亚洲

湖南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講義:第四章第三節

發表于 : 2014-12-16 分類 : 會計實務
  第三節 所得稅法律制度
 
  所得稅通常以純所得為征稅對象,以經過計算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為計稅依據。納稅人和實際負擔人通常是一致的。所得稅的稅種主要包括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一、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2007年的《企業所得稅法》和《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
  (一)企業所得稅的概念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所得稅。
  企業分為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居民企業

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非居民企業

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二)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三)企業所得稅的稅率
  1.基本稅率為25%。適用于居民企業和在中國境內設有機構、場所且所得與機構、場所有關聯的非居民企業。
  2.低稅率為20%。適用于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非居民企業。但在實際征稅時,適用10%的稅率。
  3.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例4—19】以下適用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的企業有( )。
  A.在中國境內的居民企業。
  B.在中國境內設有機構、場所且所得與機構、場所有關聯的非居民企業。
  C.在中國境內設有機構、場所但所得與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非居民企業。
  D.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
  【答案】AB
  (四)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額-免稅收入額-各項扣除額-準予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額
  間接計算法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
  1.收入總額——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轉讓財產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接受捐贈收入,其他收入。
  【例4—20】A公司2009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提供勞務收入100萬元,轉讓無形資產收入500萬元,利息收入20萬元,此外,A公司當年無其他收入,且所取得收入均為貨幣形式,并不存在需要調整事項。計算A公司2009年收入總額。
  【答案】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其收入總額。因此2009年A公司收入總額為:
  收入總額=銷售收入+勞務收入+轉讓無形資產收入+利息收入=2000+100+500+20=2620(萬元)
  2.不征稅收入——從性質和根源上不屬于企業營利性活動帶來的經濟利益、不負有納稅義務并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組成部分的收入。《企業所得稅法》所稱的不征稅收入包括:
  (1)財政撥款。
  (2)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3)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
  3.免稅收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免予征收企業所得稅的收入。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的免稅收入包括:
  (1)國債利息收入。
  (2)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3)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4)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例4—21】S公司2009年度收入總額為560萬元,其中收到財政撥款補貼收入40萬元,國債利息收入10萬元,符合稅法規定的各項扣除合計210萬元,S公司以前年度未發生過虧損。計算S公司2009年應納稅所得額。
  【答案】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收入總額減去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因此S公司2009年應納稅所得額為:
  應納稅所得額=560-40-10-210=300(萬元)
  4.準予扣除項目。
  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等,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1)成本——納稅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轉讓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所發生的各項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納稅人的各種存貨應以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納稅人外購存貨的實際成本包括購貨價格、購貨費用和稅金。
  (2)費用——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可扣除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已計入成本的費用除外。
  (3)稅金——納稅人繳納的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關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已計入管理費用扣除后,不再作為銷售稅金單獨扣除。企業繳納的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因此不得扣除。
  (4)損失——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的盤虧、毀損、報廢凈損失、壞賬損失,以及因遭受自然災害等造成的非常損失,經稅務機關審查批準后,準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凡未經稅務機關批準的財產損失,一律不得自行稅前扣除。
  (5)其他支出——稅法規定的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的其他支出。
  (6)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
  (7)企業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準予扣除。
  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在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范圍和標準內,準予扣除。
  除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險費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業保險費外,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費,不得扣除。
  (8)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資本化的借款費用,準予扣除。
  (9)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下列利息支出,準予扣除:非金融企業向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業的各項存款利息支出和同業拆借利息支出、企業經批準發行債券的利息支出;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
  (10)企業在貨幣交易中,以及納稅年度終了時將人民幣以外的貨幣性資產、負債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為人民幣時產生的匯兌損失,除已經計入有關資產成本以及與向所有者進行利潤分配相關的部分外,準予扣除。
  (11)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企業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p#副標題#e#
  【例4—22】M公司2009年工資、薪金總額為480萬元,計算M公司當年可在所得稅前列支的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限額。
  【答案】稅法規定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公司薪金總額14%的部分;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可以在稅前扣除。
  當年可在所得稅前列支的職工福利費限額=480×14%=67.2(萬元)
  當年可在所得稅前列支的工會經費限額=480×2%=9.6(萬元)
  當年可在所得稅前列支的職工教育經費限額=480×2.5%=12(萬元)
  (12)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13)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14)企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規定提取的用于環境保護、生態恢復等方面的專項資金,準予扣除。上述專項資金提取后改變用途的,不得扣除。
  (15)企業參加財產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準予扣除。
  (16)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租入固定資產支付的租賃費,按照以下方法扣除: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租賃期限均勻扣除;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規定構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部分應當提取折舊費用,分期扣除。
  (17)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勞動保護支出,準予扣除。
  (18)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機構、場所,就其中國境外總機構發生的與該機構、場所生產經營有關的費用,能夠提供總機構出具的費用匯集范圍、定額、分配依據和方法等證明文件,并合理分攤的,準予扣除。
  (19)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扣除。
  【例4—25】A公司按照《企業會計準則》核算得出2009年利潤總額為400萬元,當年通過民政部門向災區捐贈100萬元。計算A公司當年公益性捐贈的調整應納稅所得額為多少。
  【答案】A公司當年可以在所得說前列支的公益性捐贈支出限額為:
  400×12%=48(萬元)
  A公司當年公益性捐贈支出超支額為100—48=52(萬元)
  因此,A公司當年公益性捐贈的調整應納稅所得額為52萬元
  (20)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準予扣除。
  (21)生產性生物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準予扣除。
  (22)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準予扣除。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者清算時,準予扣除。
  5.不得扣除項目。
  (1)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款項。
  (2)企業所得稅稅款。
  (3)稅收滯納金。
  (4)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納稅人的生產、經營因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被有關部門處以的罰金、罰款,以及被沒收財物的損失,不得扣除;但納稅人逾期歸還銀行貸款,銀行按規定加收的罰息,不屬于行政性罰款,允許在稅前扣除。
  (5)超出規定標準的捐贈支出。
  (6)贊助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各種非廣告性支出。
  (7)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風險準備等準備金支出。2008年1月1日前按照原企業所得稅法規定計提的各類準備金,2008年1月1日后,未經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核準的,企業以后年度實際發生的相應損失,應先沖減各項準備金金額。
  (8)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9)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6.虧損彌補。納稅人發生年度虧損的,可以用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不足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是延續彌補期最長不得超過5年。5年內不管是盈利還是虧損,都作為實際彌補期限。稅法所指虧損的概念,不是企業財務報表中反映的虧損額,而是企業財務報表中的虧損額經稅務機關按稅法規定核實調整后的金額。
  虧損彌補是自虧損年度報告的下一個年度起連續5年不間斷地計算。如果連續發生年度虧損,也必須從第一個虧損年度算起,先虧先補,按順序計算虧損彌補期,不得將每個虧損年度的連續彌補期相加,更不得斷開計算。
  【例題1·單選題】某企業2003—2009年的盈虧(萬元)情況如下表,該企業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則該企業2009年應納所得稅稅額為(  )。
 

年度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盈虧

—120

—50

10

30

30

40

70


  A.5萬元 B.0 C.17.5萬元 D.27.5萬元
  【答案】A
  (五)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
  1.納稅地點——一般情況:居民企業以企業登記注冊地為納稅地點。但登記注冊在境外的,以企業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為納稅地點。
  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或營業機構,由該居民企業匯總計算并繳納企業所得稅。
  2.納稅期限——企業所得稅實行按年(自公歷1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計算,分月或分季預交,年終匯算清繳(年終后5個月內進行)、多退少補的征納方法。
  納稅人在一個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由于合并、關閉等原因,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12個月的,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
  3.納稅申報。按月或按季預繳的,應當自月份或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p#副標題#e#
  二、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2007年12月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以及2008年2月修改的《個人所得稅實施條例》。
  (一)個人所得稅的概念
  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征稅對象所征收的一種稅。
  (二)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包括中國公民、個體工商戶以及在中國有所得的外籍人員(包括無國籍人員)和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同胞。
 

區分標準

 

住所

居住時間

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但在中國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

負有無限納稅義務,其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都要在中國繳納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居住不滿1年的個人。

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在中國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的個人,是指因戶籍、家庭、經濟利益關系而在中國境內習慣性居住的個人。
  在境內居住滿1年,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居住365日。臨時離境的,不扣減日數。
  臨時離境,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中一次不超過30日或者多次累計不超過90日的離境。
  【例題2·單選題】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人員中,屬于中國居民納稅人的是(  )。
  A.外籍個人甲2008年9月1日入境,2009年10月1日離境
  B.外籍個人乙來華學習200天
  C.外籍個人丙2009年1月1日入境,2009年12月31日離境
  D.外籍個人丁2009年1月1日入境,2009年11月20日離境
  【答案】C
  (三)個人所得稅的應稅項目(11項)
 

1

工資、薪金所得

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2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1.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以及其他行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2.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取得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3.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4.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納稅所得。

3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個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承租者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4

勞務報酬所得

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5

稿酬所得

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6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7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8

財產租賃所得

個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9

財產轉讓所得

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10

偶然所得

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11

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例如: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他人的,受贈人因無償受贈房屋取得的受贈所得


  (四)個人所得稅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適用5%~45%的超額累進稅率,見表4—5。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1

不超過500元的

5

0

2

超過500元~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000元~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注: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2000元后的余額或者減除附加減除費用后的余額。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5%~35%的超額累進稅率,
  五級超額累進,不同的人的計稅方式是不同的。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1

不超過5000元的

5

0

2

超過5000元~1000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過10000元~3000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過30000元~5000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過50000元的部分

35

675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也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
  3.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并按應納稅額減征30%,故其實際稅率為14%。
  4.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
  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征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每次應稅所得額,是指每次收入額減費用800元(每次收入額不超過4000元時)或者減除20%的費用(每次收入額超過4000元時)后的余額。
 

級數

每次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1

不超過20000元的

20

0

2

超過20000元~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過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5.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
  自2008年10月9日起,暫免征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的個人所得稅。自2008年3月1日起,對個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暫減按1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p#副標題#e#
  (五)應納稅額
  以某項應稅項目的收入額減去稅法規定的費用減除標準后的余額,為該項目應納稅所得額。
  1.費用減除標準。
  (1)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20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必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減除必要費用,是指按月減除2000元。
  (4)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5)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附加減除費用適用范圍和標準。
  (1)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中工作的外籍人員。
  (2)應聘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中工作的外籍專家。
  (3)在中國境內有住所而在中國境外任職或者受雇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個人。
  (4)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確定的其他人員。
  附加減除費用標準為2800元。即上述范圍內的人員每月工資、薪金所得在減除2000元費用的基礎上,再減除2800元。(實際為4800元)。
  華僑和香港、澳門、臺灣同胞,參照上述附加減除費用標準執行。
  3.應納稅所得額的其他規定。
  (1)捐贈的扣除。
  ①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的30%的部分,可以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②個人通過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農村義務教育的捐贈,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準予在稅前的所得額中全額扣除。
  (2)資助的扣除。個人的所得(不含偶然所得和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用于資助非關聯的科研機構和高等學校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研究開發經費,經主管稅務機關確定,可以全額在下月(工資、薪金所得)或下次(按次計征的所得)或當年(按年計征的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時,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不足抵扣的,不得結轉抵扣。
  4.應納稅額的計算。
  (1)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每月收入額-2000元或4800元)×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4—30】假定某外商投資企業中的外國專家(假設為非居民納稅人),2010年9月份取得由該企業發放的工資收入20000元人民幣。計算該專家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解:根據《個人所得稅實施條例》的規定,該專家符合“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中工作的外籍人員”的規定。因此,可以在每月工資收入減除2000元費用的基礎上,再減除2800元。
  該專家應納稅所得額=20000-(2000+2800)=15200(元)
  根據稅法的規定,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適用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為375元。
  應納稅額=15200×20%-375=2665(元)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自2008年3月1日起,個體工商戶的費用扣除標準統一確定為24000元/年,即2000元/月。向從業人員實際支付的工資,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廣告費、業務宣傳費、招待費、利息支出等可以根據規定在稅前扣除。
  (3)對企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對企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其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承包經營或者承租經營不足一年的,以其實際經營期為納稅年度。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的速算扣除數,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適用的速算扣除數。
  【例4—31】2010年7月1日起,甲(個人)與A公司簽訂承包協議,經營酒店。按合同規定,甲每年應從承包經營利潤中上繳承包費5萬元。2010年該酒店實現承包經營利潤20萬元。計算甲2010年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解:年應納稅所得額=承包經營利潤-上繳承包費-每月必要費用扣減合計
  =200000-50000-(2000×6)=138000(元)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138000×35%-6750=41550(元)
  (4)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①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800)×20%
  ②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1—20%)×20%
  ③每次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每次收入額×(1-2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勞務報酬所得的速算扣除數見表4—7。
  【例4—32】某鋼琴教師利用暑假期間開辦鋼琴培訓班,取得培訓收入3200元,計算該教師因辦培訓班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解:鋼琴教師舉辦培訓班的收入屬于勞務報酬收入,且收入不足4000元。
  應納稅額=(3200-800)×20%=480(元)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每次收入額×20%(或5%)
  (8)財產租賃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①每次(月)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每次(月)收入-準予扣除項目-修繕費用(800元為限)-800元}×20%
  ②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每次(月)收入-準予扣除項目-修繕費用(800元為限)}×(1-20%)×20%
  財產租賃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但對個人按市場價格出租的居民住房取得的所得,自2001年1月1日起暫減按1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例4-35】章先生于2009年1月將其自有房屋出租給李某,租期1年。章先生每月取得租金3000元,全年租金收入36000元。計算章先生出租此房屋全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解:每月應納稅額=(3000-800)×10%=220(元)
  全年應納稅額=220×12=2640(元)
  (9)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收入總額-財產原值-合理費用)×20%
  (10)偶然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20%
  (11)其他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20%
  (六)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有自行申報納稅和代扣代繳兩種。
  1.自行申報納稅。
  (1)自行申報納稅義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辦理納稅申報:
  ①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且無論取得的各項所得是否已足額繳納了個人所得稅,均應當于納稅年度終了后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②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
  ③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
  ④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
  ⑤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
  (2)自行申報的內容。
  (3)自行申報的地點,一般納稅人應當向取得所得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4)自行申報的期限,一般在取得所得的次月7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2.代扣代繳納稅。
  (1)扣繳義務人。
  (2)代扣代繳的范圍——個稅應稅項目中除了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之外所有的項目。
  (3)代扣代繳的時間。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7日內繳入國庫,并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代扣代收稅款憑證和包括每一納稅人姓名、單位、職務、收入、稅款等內容的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稅收征收管理法是有關稅收征收管理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稅收征收管理法(《稅收征管法》于2001年5月1日起施行)及稅收征收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 日本a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a级免费 | 99视频精品 | 天堂网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高清秒播 | 老子午夜影院 | аⅴ天堂 在线8 | 欧美精品三区 | 久久久91| a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 a级片在线免费看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蜜 | 久久国产综合尤物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大全 | 精品成人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 日韩黄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不卡 | 久久久精品一区 | 日本xxx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狠狠操夜夜爽 | 青青草免费观看 | 黄色美女一级片 |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88页 | 青娱乐在线视频盛宴 | 欧洲福利视频 | 九九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日操天天爽 | 蜜桃tv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 欧美系列在线 | 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黄污网| 手机看片高清日韩精品 | 欧美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 视频一区精品 |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 www.av视频| 欧美日一区二区三区 |